•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中小银行拥抱互联网金融

2015-08-26 15:10:38作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 张磊编辑:金融咨询网 徐仲雅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愈演愈烈,新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本文结合地方中小银行的实际,探讨了其在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愈演愈烈,新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地方性中小银行机构如何适应互联网金融大趋势,尽快完成由银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银行转变已成为关系其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地方中小银行的实际,探讨了其在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地方中小银行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互联网思维”

        在银行高度依赖信息科技的当下,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已融为一体,“科技即业务”的理念在全国性银行机构中已成共识,但地方中小银行对信息科技的认识仍停留在“后台支撑”层面,过于强调信息科技的技术工具属性,忽略了其在催化业务价值的属性。各机构自上至下普遍缺乏“互联网思维”。

        2.信息化阶段较为初级

        相对于大型、股份制等全国性银行机构,地方中小银行信息化进程相对缓慢,信息化广度、深度均不够。目前主要集中在支持业务开展、管理决策方面,主要系统类别为核心类、支付类、信贷类、管理决策类,虽基本实现了对业务流程的“替代、优化”功能,但在利用海量数据指导精确营销、风险管理方面,以及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产品营销与提升服务方面才刚起步。各机构的系统架构、数据架构的整合还不到位,尚未真正完成从“以账户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整合转变。

        3.管理架构难适应转型需要

        地方中小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部门主要有科技部门、电子银行部门以及负责银行卡的部门,管理架构仍为传统的条线模式。在此模式下,由于部门间的沟通机制不健全、沟通不到位,导致系统研发测试与投产使用之间的反馈传导渠道不通畅,规划、需求、研发、使用各环节的协调性较差。同时,业务部门在信息系统建设前期的参与度不够,如省联社很多应用系统由科技部门提需求并建设推广。上述组织管理架构与互联网金融产品注重客户体验、时效的快节奏上线推广模式已不相适应。

        4.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地方中小银行科技人员相对不足,科技人员占比一般在1%~3%之间。各行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总体上较依赖外包,部分银行的核心系统、网银系统、银行卡系统等主要信息系统甚至采取托管或外包模式建设,科技研发人员占比极低,研发能力弱;同时,对于互联网金融亟需的既懂科技又熟悉业务的人才,各行普遍储备不足。

        5.电子银行业务滞后

        地方中小银行无论在电子银行品种方面,还是交易量方面都较为滞后。在“金融互联网”层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电子银行业务中的网银、手机银行上线时间较晚;电子交易金额、笔数均占比较低,以各类电子交易(ATM、POS、网银、手机银行)笔数替代率为例,一般在20%~50%之间,远低于大型、股份制银行70%以上的替代率水平。同时,各机构在新兴互联网渠道方面尚未起步,尝试开展类似直销银行、电商销售平台等业务的机构较少。

        6.新兴技术应用不到位

        地方中小银行在新兴技术运用方面还较为落后,重要系统的服务器硬件方面仍以IBM小型机为主,只有部分外围系统通过虚拟化方式部署;虽建立了具有统计分析功能的数据集市(中心),但仅能输出部分的统计报表,对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应用不到位。

        7.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地方中小银行尚未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研究制订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思路。对现有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三道防线均有待加强:科技部门的内部控制还不到位,还存在人员不足所导致的兼岗情况,制度健全性、执行环节不到位,安全、开发、运维、外包均还存在薄弱环节:业务部门在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过程中不规范,各类终端设备全管理不到位;科技风险尚未被真正纳入至第二道防线当中,审计监督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策与建议

        1.加强战略规划,构建“互联网思维”

        一是提升认识。切实建立“互联网思维”,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创新产品、改进服务、促进营销、强化风控。二是明确战略。各机构董(理)事会和高管层要尽快对其现有业务战略规划进行全面梳理、评估,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明确互联网金融对经营发展目标的影响、现有经营能力和信息科技实力的差距,以及计划采取的应对策略及主要措施。

        2.加强IT治理,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建设

        一是要改进IT绩效考核机制。信息科技部门已不仅是传统的中后台支撑部门,要完成其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重定位,将其研发职能提到更高层次上,发挥其在引领业务创新方面的作用。二是要加强管理架构整合重构,形成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专门组织架构,形成有利于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强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三是要加强相关人才培养与储备。互联网金融需要熟悉金融业务及新技术运用的人才,地方中小银行要从人才适应性角度进行培养与储备,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强化新技术应用,改进产品服务与风控

        地方中小银行要学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验,强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改进产品、服务、营销及风险管理。一是要创新产品与服务。注重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各类金融产品与服务;推进现有数据体系整合,在数据集中的基础上实现深层次数据挖掘,提升对多种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将数据集中带来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二是要推进营销变革。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渠道创新理念,努力形成线上“直销银行+移动银行”、线下“社区银行+综合性营业网点”的渠道布局。推进物理实体网点的智能化转型;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设备等传统电子渠道统一归口管理并“深耕细作”。三是要健全风控体系。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发展新型风控技术,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4.加强引导与监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互联网金融有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的天然基因,地方中小银行机构应以此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当前监管部门对银行机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指导尚未有效跟进,下一步,监管部门应提前研判,加强引导与监管,使银行机构在业务创新与稳健经营之间保持平衡。一是要引导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银行机构可通过加快小微产品创新、整合小微服务渠道、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小微风控技术,积极拓展小微金融服务。二是引导发展普惠金融,银行机构可通过发展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移动金融扩大金融覆盖面,将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满足小微、“三农”金融需求。三是确保稳健经营,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展各类创新活动。监管部门可综合采取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各类监管手段,强化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