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开放平台发展战略

2016-07-12 16:59:13作者:中国银行软件中心上海分中心总经理 林坚军;副总经理 牛晓峰编辑:金融咨询网
作为银行传统的IT部门,软件中心在向互联网进军的道路上,聚焦于三方面:一是打造新产品,推动互联网创新;二是变更旧机制,探索新开发模式;三是利用大数据,深入挖掘大数据价值。

近年来异常火爆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已悄悄深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带现金也能衣食住行无忧,支付的便利昭示着金融创新已经由以技术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宣告真正的创新2.0时代已经到来。

3-1.jpg
中国银行软件中心上海分中心总经理 林坚军

  创新2.0以用户为出发点,普通用户可以直接参与到创新中来,不再只是被动的接收者,也就是说,草根创新将成为社会常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具有丰富的金融服务资源的传统大型银行,既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社会责任,又面临着自身市场份额被分食的竞争压力,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如何提供更加贴近用户的产品和服务,如何进行IT变革以提高对新需求的响应速度,如何实现技术与业务互相驱动,即如何适应用户直接参与的大众创新、开放创新的社会形态,关系着银行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进步。

  作为百年大行的中国银行,其软件中心规模达数千人,拥有较强的独立研发和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业务突破,实现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相互影响,即通过创新双螺旋结构,打造了开放式互联网金融平台——中银开放平台,主导“走出去,请进来”,发展云平台战略,吸引行内外资源共同合作,协同创新。

中国银行开放平台发展战略

  就内部发展需要而言,中国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业务上个性化、多样性需求爆发,单一开发主体压力巨大,难以适应快速、多样的发展要求,此外分行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为紧随互联网潮流,中国银行在践行“互联网+金融”的网络银行规划中,将落脚点放在了通过大开放与大合作的模式“搭平台、建生态”,重点把握技术、产品、制度、协同等基本要素,建立更加多维、更加立体的商业模式。

  作为银行传统的IT部门,软件中心在向互联网进军的道路上,聚焦于三方面:一是打造新产品,推动互联网创新;二是变更旧机制,探索新开发模式;三是利用大数据,深入挖掘大数据价值。

打造新产品,推动互联网创新

  按照传统的银行IT开发模式,新的产品从提出想法到落地,有一个非常漫长的立项、开发流程,而且相关的开发、测试任务都要依赖于银行内部的IT部门。一旦IT部门资源紧张,所有涉及的工作只能顺延,这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非常不利于产品创新和业务需求的快速响应。

  2012年,具有中国银行自主产权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平台——中银开放平台的推出,使得大众便捷地参与金融创新成为可能。

  中银开放平台基于中国银行海量用户,通过接入第三方合作伙伴服务,面向用户提供标准、安全、稳定、便捷的金融接入服务,并借鉴“众包”模式,吸引总分行及外部广泛资源进行应用的混聚,跨界融合,将金融服务植入各类商业生态系统,构建用户、开发者、银行互利共赢的金融生态圈。

  其开发模式也由基本依赖行内IT部门传统研发的模式转变为与社会资源一起创新的众创模式。

  为了便利社会资源的金融创新,中银开放平台提供了从API接口、智能服务,到大数据、云平台的各项服务。

  作为一家有百年底蕴的银行,中国银行一直提供着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的金融服务,如资金借贷、投资理财、金融支付、外币结算、跨境金融等。

  如果将这些服务以一种标准统一的API对外开放出来,可以为各类移动金融产品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新选择。如通过使用中银API,留学业务可以办理外汇买卖,校园服务的产品可以实现校园卡充值,记账类产品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财服务,政府服务类项目也可以借助中银API将各类外汇信息向公众开放。

  为了方便第三方顺利使用上述金融服务,中银开放平台将1000多种服务类目封装进“标准化的API接口”,并统一对外部开放。

  除此之外,中银开放平台还提供一些可以大大提升外部开发者开发效率的智能服务。

  如消息推送服务,支持高并发的消息推送,可以将系统消息随时发送给用户应用;

  近场支付服务,通过NFC、HCE等支付技术,支持用户手机消费和手机刷POS;

  公众号服务,支持通过编辑图文信息轻松发布H5应用;

  H5控件服务,提供基础的用户、账户功能,方便开发者快速搭建应用。

  在标准APP接口和智能服务的支撑之下,外部开发者可以迅速响应,灵活开发自己的移动金融应用。

  在应用发布和上线环节,中银开放平台提供云服务,为开发者提供灵活的服务器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搭建可横向扩展的服务器集群架构,为开发者灵活划分和配置网络、存储资源;通过云服务,帮助开发者实现应用部署、运维托管。

  中银开放平台还开放了大数据服务,通过搜集整理客户信息、行为数据,进行用户细分,从而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差异化金融营销服务。此外,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也用于不同维度的统计分析,并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为国内首家金融开放平台,经过3年的发展,基于中银开放平台开发的移动应用已经达到50余个,包括中银易商、出国金融、E社区、校园缴费、就医挂号等,将金融服务覆盖到用户“衣食住行娱”各个领域,将用户紧紧地与银行黏合在一起。

  通过掌握小微客户在支付领域比较典型的“移动、小额、快速”的特点,基于中银开放平台及时推出ApplePay和基于Android系统的云闪付,融合现有个人客户的支付、理财、融资、综合服务等功能,打造中银e付品牌。

  开放的理念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效应,使得中银开放平台不断得到业界的肯定,在2014年获得IDC中国金融行业最佳创新大奖及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奖,在2015年获得人民银行科技成果奖。

变更旧机制,探索新开发模式

  除了产品创新,银行信息科技也需要做好自身的机制变革。

  首先,需要主动拥抱新技术。对于传统银行而言,选择技术最优先的考虑因素是成熟和稳定性,直到现今,很多银行的核心系统还在使用上世纪60、70年代的开发技术,与今天的软件开发技术相比,那些技术效率低下,结构封闭。

  互联网金融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灵活、易扩展”的IT架构。因此,自中银开放平台开始,中国银行IT架构(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线)开始由基于主机的集中架构向基于x86的分布式架构转型,引入了大量如Apache、MySQL、Hadoop等的成熟的开源技术,在降低软硬件成本的同时,对银行IT实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需要变革开发模式。按照传统的开发方式(一般是瀑布式开发),IT项目从需求、立项、开发、测试到投产,一般需要数月甚至1~2年的周期,应对需求变更也非常呆板。漫长、繁琐的开发流程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此,中国银行开始探索和引入敏捷开发模式:通过迭代开发,将版本发布周期压缩到1个月;通过组织结构调整,将过去的庞大的产品研发小组拆分成仅数人组成的敏捷团队;通过在产品的构建、部署、分析、测试环节不断提升自动化程度,确保产品质量。

  此外,互联网信息安全尤为关键。银行的服务渠道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互联网环境中,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增加了遭受网路攻击的风险。在互联网信息安全方面,中国银行不断加大防范和审核力度。除了常规的防火墙防御、网络流量监控、站点安全扫描和漏洞封堵,在移动应用中逐步增加安全审核和加固的工作,并建立应急机制,随时应对网络攻击。

利用大数据,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商业银行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已经积累起海量的业务数据,这些精确、高密度的数据是银行最基础和最核心的资产,价值挖掘潜力巨大。

  与大部分国内银行同业一样,中国银行大数据技术应用还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通过搭建基础数据平台逐步完善并达到大数据体系架构与能力模型要求。

  中国银行大数据基础平台拟采用Hadoop+NoSQL数据库技术,将全周期的金融业务数据集成到大数据平台。该平台未来将形成承载完整生命周期的历史金融数据基础,构建通用的全行数据业务服务总线,为网络金融和全行业务提供“面向数据的服务(SOD)”能力。

  目前,中国银行已推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e触即发”、“口碑贷”、“中银沃金融”等试点项目,探索为个人客户提供实时产品营销推荐、针对小微企业的客户发掘、信用评级和融资服务等。

  正在建设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线上、线下精准客户营销平台”开创性地将线下客户信息与线上客户行为统一在一起,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有机提炼并整合,形成更为完整丰富的客户360度模型,精确描述客户各项属性特征。该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技术特性,实现了复杂统计分析模型和规则模型相融合的秒级计算,在发掘潜在客户、预测客户行为、评价客户信用等业务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

  对传统银行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一方面,“银行躺着挣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传统大型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面临着庞大的传统架构的束缚;另一方面,银行拥有丰富的金融服务资源、海量的客户信息的先天资源,欠缺的只是转型契机和突破口。

  简言之,传统银行需认识到自身优势,进行技术与业务双变革,寻求突破。

  作为中国银行创新双螺旋结构发展的成果及互联网金融战略规划的基础平台,中银开放平台已提供PaaS和SaaS服务。未来,中国银行将全面提升开放平台在基础服务、跨界创新、整合及安全加固等方面的能力,打造客户体验至上的新生态金融云平台,抓住创新2.0时代精髓,以用户为中心,寻求合作共赢,让传统银行这头大象,在互联网浪潮中插上翅膀。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电脑》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