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用“互联网+”实践金融创新转型战略

2015-12-24 15:17:18作者:交通银行副行长 侯维栋编辑:金融咨询网
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是,将更加注重跨界服务,注重与银行、基金、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借助互联网采集的信息,逐渐向链金融渗透;越来越重视数据资源;更加重视互联网安全防范。

侯维栋: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是,将更加注重跨界服务,注重与银行、基金、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借助互联网采集的信息,逐渐向链金融渗透;越来越重视数据资源;更加重视互联网安全防范。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重点应做好客户黏度最高的核心业务,如手机银行等,不能只谈“互联网+”,还要谈“+ 互联网”,要双轮驱动;进行顶层设计,规划好基础设施、平台、渠道、场景“四大制高点”的建设;风险管理要贯穿于“互联网+金融”的全过程,突破传统风控思维,通过模型创新与技术创新来强化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开展适应“互联网+”特征的金融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探索“互联网+ 产业+ 金融”的融合发展,加强“互联网+ 供应链金融”创新;做好“支付+ 投资理财+ 借贷融资”式的金融服务;规划大数据应用和IT 转型,IT 对业务的支撑要依据互联网的特点重新布局。

图片2.jpg
交通银行副行长、交银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维栋

         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促使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金融朝着互联化、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交通银行作为一家大型商业银行,主动思考如何构建自身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不断探索“互联网+ 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克强总理提出了“站在互联网+ 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从此“互联网+”的概念家喻户晓。当前,“稳增长、调结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特别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创业创新更是异军突起。在金融领域,以互联网理财、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截至今年9 月,全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达到270 家;P2P 网贷平台2251 家,较去年增加200 多家;众筹平台达到247 家,较去年增加100 余家。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说,存、贷、汇是它的基本功能。而当前,互联网理财分流了银行的“存”,P2P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第三方支付挑战了商业银行的“汇”。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培养了客户新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使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虽然当前互联网金融挑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互联网+”更多地是以互联网为渠道,将原有的线下服务以互联网的触角更便利地提供给客户,但其本质并没有为客户产生实质的增值服务,也并不能脱离线下服务而单独存在。我认为,当前中国的技术和客户尚未成熟,互联网金融真正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5 年左右的时间。所谓技术不成熟,一是征信信息仍不完善,对于客户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尚待探索研究;二是风险控制技术仍不成熟,基于征信及客户行为数据分析的有效风控模型仍未建立,尚需一段时间的积累和验证;三是信息安全技术仍待完善。

        所谓客户不成熟,一是客户对于使用互联网享受金融服务的行为习惯仍需一段时间的培养,目前客户贷款第一想到的仍是银行,而不是P2P 等互联网渠道;二是客户对于自身征信数据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需要整个社会风气和人们教育水平和诚信意识的提升;三是监管的方法和技术亦需进一步完善,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变化。这些技术、客户和监管的完善,至少仍需要3 ~ 5年的时间积累。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基于上述情况,下一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将更加注重跨界服务。“互联网+”将更加注重与银行、基金、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打造综合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成为客户享受“一站式金融服务”以及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当前,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争,还需要在普惠金融方面努力。客户除了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外,也希望能够享受到一些非金融的服务。二是借助互联网采集的信息,将逐渐向链金融渗透,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渗透,针对性地解决全产业链上的金融需求,并以产业链信息和数据分析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互联网金融既关注资金流,又关注信息流、交易流和服务流,而传统商业银行过去仅重视资金流。如果传统商业银行也能把上述“四流”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对于我们控制风险大有益处。三是数据将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资源,成为客户征信评级以及风险评估判断的基础。四是将更加重视互联网安全防范。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是将商业银行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如果这方面解决得不好,商业银行一直强调的“稳健、责任”就无
从谈起。

        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讲,要适应当前“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发展互联网金融,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成功经验,包括IT 技术的使用、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闭环生态圈概念、迭代开发模式等,积极拥抱互联网,布局互联网金融发展等。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优势在于:一是金融服务的经验积累,特别是营运、风控方面丰富的经验;二是O2O 的优势,银行网点深受客户信赖,线上线下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渠道整合优势;三是在互联网渠道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网银、手机银行是银行与客户交流最多的平台,各家银行交易的分流率都在80% 左右,有的甚至在90%,客户粘度非常高;四是拥有较为完备的IT 体系,信息安全管理经验丰富。

        挑战则体现在:一是在互联网金融,特别是消费金融方面失去了先发优势,需要选准突破口。二是当前纷繁复杂的创新,不能全面出击,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确定。三是IT 转型面临压力,互联网应用的开发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的IT 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商业银行采用的生命周期法,从需求到设计、开发、测试、投产、维护、优化,周期非常长,这是我们需要积极借鉴的。四是传统业务管理流程与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矛盾,客户体验与传统流程管理方面存在矛盾。五是传统盈利优先思维与互联网免费思维的矛盾。互联网企业提出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免费策略,对于传统商业银行“鼓励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这种盈利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六是传统金融强调“稳健、责任”与互联网思维(平等、开放、协作、分享)之间的文化冲突。

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基于上述的优劣势分析,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布局。一是把认真做好金融互联网作为前提,主动积极地拥抱“互联网+”。我们首先应该把客户黏度最高的一些核心业务做好,比如手机银行等,不能只谈“互联网+”,还要谈“+ 互联网”,要双轮驱动。当前商业银行的优势就在于金融互联网,因此不能盲目地一看到互联网金融,就什么都想做,影响了银行商业模式的确定。如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是交行的两大抓手,我们会依托这两大终端大力拓展线上客户。现在正集中精力了解客户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功能,把移动金融3.0 做好、做实。

        二是进行顶层设计,规划好基础设施、平台、渠道、场景“四大制高点”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客户为核心,客户为本、体验至上;线上线下结合,发挥银行的优势;适应互联网思维,引进互联网基因;聚焦为实体经济服务。交行在互联网金融建设和推进过程中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利用“互联网+”积极进行整体“互联网转型”,构建“互联网+”的生态体系,持续推进平台创新、服务与管理创新、渠道整合、资源整合,打造线上“第二交行”就是具体的体现。

        三是风险的管理依然要贯穿于“互联网+ 金融”的全过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既有传统金融风险,又有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风险的管理更加复杂。不论是互联网,还是金融,风险的管理都是重中之重。因此,机遇就在于那些能够更好地管理风险的产品和模式。当然,“互联网+”时代,数据来源多元化,大数据技术持续发展,使得风控手段增多,成本降低。这就要求我们突破传统风控思维,通过模型创新与技术创新来强化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交行利用O2O 优势,从模型使用、数据应用、企业级征信、线下核实等方面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控模式。

        四是开展适应“互联网+”特征的金融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互联网现在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水和电”,已成为基础设施,在这个背景下,不能用传统商业银行的思维去进行金融创新。做好适应“互联网+”特征的金融创新重点需要关注三点。

        第一个是平台化,平台战略是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我们不仅要突出金融,而且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要通过打造共享、跨界和交易平台,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在人们从一个入口获得更好生活体验的同时,银行可以关注资金流、交易流、信息流和物流,实现共赢。

        第二个是跨界服务,通过跨界合作,提高整合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打造综合化、贴心的服务。通过与医疗、教育、烟草、餐饮等多行业合作,积极构建行业金融应用服务,整合行业资源,促进跨界发展。

        第三个是数据化,金融产品本质上就是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在数据挖掘中发现和创造新的商机。目前,交行推出了一系列体现互联网特征的创新产品,如普惠网点特色产品、智慧服务型机器人、个性化自助发卡机等,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积极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是探索“互联网+ 产业+ 金融”的融合发展,加强“互联网+ 供应链金融”创新。目前,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超过10 万亿元,每年呈20% ~ 30%的增长。因此,除了消费金融,产业链金融也将会是互联网金融竞争的另一个焦点。通过产融结合,金融机构可以将各种信息充分运用到供应链中,为生产企业、贸易商和终端用户量身打造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产业链金融仍是一片蓝海,商业银行在这个方面发力将大有可为,这将也是交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六是做好“支付+ 投资理财+ 借贷融资”式的金融服务。目前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这三个领域。为满足用户支付、投资、融资这三大基本金融需求,互联网企业和银行都推出了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但还没有把这三者结合在一起的产品,只有银行最有条件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交行正在思考这样的创新产品,期望用支付抓住客户,用理财吸引客户,用融资黏住客户。

        七是大数据应用和IT 转型。国务院上个月刚刚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可见对数据的掌握和应用,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石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互联网金融竞争环境等,都对IT 提出新的挑战,IT 对业务的支撑要依据互联网的特点重新布局。交行新一代系统“531 工程”境内分行已全面上线,其技术架构上支持了以客户为中心,其建设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后续在IT 开发上将进一步转变方式,与业务紧密结合,快速迭代开发、快速响应。

        现在,很多商业银行都在推出自己的互联网战略。今年交行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中心,以独立的组织架构、市场化的机制体制,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举牌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小贷等业务,积极打造“第二交行”。相信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将会出现更多的参与者,共同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下阶段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一场“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潮已席卷而来,让我们一起迎接和拥抱“互联网+”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