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物联网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展望

2016-01-11 16:37:15作者:信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副总经理 李德升编辑:金融咨询网
物联网与保险结合后,可以使保险服务由主要面向“人”延伸到直接面向“物”和“环境”,推动保险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物联网在保险领域的应用,还需要有大数据技术的结合。

物联网即“物物相联的互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和物等连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交互、通信和智能管理。随着感知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互融合,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入。在金融行业,物联网与金融业务的结合催生了新的金融创新——物联网金融,推动金融行业许多原有模式发生改变。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和补偿的一种金融机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将有助于真实、全面地获取投保标的物及环境、投保人行为的数据,大大提升风险精算定价水平,而且将对保险模式带来变革,推动保险由传统单一的损失赔付向个性化服务和全过程管理转变,变赔付为“防患于未然”。

杂志扫描-作者.jpg

物联网金融开始走向应用

        在技术创新的驱动和政府的鼓励推动下,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行业应用等方面都取到了较好进展。我国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了包含芯片和元器件厂商、设备商、软件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物联网服务商等环节的产业链,以及包括物联网感知制造业、物联网通信业和物联网服务业的基本健全的产业体系。技术方面,我国在芯片、传感器、智能终端、TD-LTE、中间件、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许多研发成果,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比如,在感知技术领域,超高频RFID 芯片、北斗射频芯片技术大幅提升,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实现批量生产;在传输技术领域,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技术取得进展,研制成功了低功耗感知节点核心芯片及系统;在处理技术领域,多功能便捷式智能终端研发取得突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入,物联网在交通、电力、安防、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性应用,在煤炭、石化、冶金、汽车、大型装备等工业行业的应用逐步深入,在其他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

        在金融行业,物联网技术正逐步引入,在业务领域的应用已破冰,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样化。

        第一,物联网在金融业务场所安防和金融日常业务活动监控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深入。目前,银行普遍在营业网点、ATM 机网点、金库等业务场所安装摄像机、红外等探测器及联网应急处置和报警装置,部署严密的监控和安防网络,以监控和防止盗窃、抢劫、破坏等违法行为,保障金融业务活动安全。同时,也积极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重点场所的人和物进行定位和管理,比如对金库涉库人员、钱箱等运动目标进行定位和动态管理。

        第二,物联网技术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应用加快,提升支付安全性。我国广泛推广金融IC 卡应用,截至2014 年底已发行超过12 亿张。金融IC 卡以芯片为介质,可以存储密钥、数字证书等信息,功能丰富,保密性好,提高了银行卡支付的安全性。另外,IT 企业和金融机构正在不断研发和提高的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未来有望引入更多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以提升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第三,银行信贷业务开始引入物联网技术,基于物联网的动产融资和小微企业融资使“物联网银行”不再遥远。平安银行联手物联网技术企业推行钢铁行业物联网动产融资业务,通过多种传感设备及智能监管系统平台,对抵质押的动产进行全面监控,实现动产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动产融资业务中重复抵质押、押品不足值、押品不能特定化、货权不清晰、监管过程不透明、监管方道德风险、预警不及时等一系列风险。同理,借助物联网系统,银行实时掌控小微企业的采购渠道、原料库存、生产过程、成品积压、销售情况,甚至用户使用情况,从而实现按需放款、按进度放款,可较好地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

        第四,在供应链金融和物流金融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利用其对物品的“可视跟踪”技术,降低业务操作风险,提升效率。比如,平安银行已尝试将RFID 溯源技术运用到五粮液成品酒的货押业务中。物联网技术手段可以使核心企业下游客户利用存货融资的范围大大拓展,如药品、医疗器械、农产品,同时可有效监管下游客户销售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

        第五,基于二维码的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行业。大部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利用二维码进行营销。一些银行开始推出手机二维码现场小额支付。许多银行将二维码标识印制在支票、汇票等票据上,进行票据防伪。部分保险公司开始探索在客户、保单、理赔服务等方面使用二维码,以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第六,在保险领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保险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正在加快,探索性的产品在市场中已出现;物联网技术在风险预测与管理中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车联网发展迅速,UBI 将推动车险模式变革

        车联网是通过先进的通信、传感、控制和智能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的互通与协同,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学习、提取、分享和决策,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车联网是信息技术与汽车融合的结果,是物联网在汽车和交通领域的深度集成应用。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汽车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融合,车联网发展迅猛。在我国,汽车厂商、IT 企业、网络运营商、应用服务提供商等纷纷进军车联网领域,车联网技术和产品不断创新,并已形成小规模应用,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加快。

        车联网对车辆保险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通过对人、车、路、环境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可以降低骗保率,提高承保收益,并可创造新的收益。通过对车辆及驾乘人员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保险公司对风险事故可以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和理赔成本。通过实时信息交互和综合服务,可以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高续保率。特别是,车联网带来了车辆保险定价模式的改变,基于使用的保险(UBI)产品应运而生,有望突破传统“静态”的定价模式的局限。

        对UBI 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Usage Based Insurance,即基于使用来付费的保险;另一种是User Behavior Insurance,即按驾驶人行为来设计的保险。虽然两种解释不同,但是本质上差不太多,其理论基础是驾驶行为表现较安全的人员应该获得保费优惠,保费取决于实际驾驶时间、地点、具体驾驶方式或这些指标的综合考量。保险公司通过车载信息终端收集、监测、评价不同车辆的实际状况和不同驾驶人驾驶行为,并据此计算和调整保费。欧美发达国家车联网较为成熟,UBI 发展迅速,普及程度也较高。在美国,主要保险公司基本都推出了UBI 产品,许多中小保险公司也推出自己的UBI 产品,还未推出的中小型保险公司也在积极调研和研发UBI 项目。美国保险监管机构对UBI 产品也一改以往对保险产品创新的审慎态度,积极支持发展。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许多主要保险公司都推出了UBI 产品。在我国,终端厂商和互联网企业对车联网热情高涨,纷纷进行车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商业模式布局,但车联网保险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几家大型的保险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和试点,广大中小保险公司还在关注之中。但随着车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深化,从车辆保险的发展的角度看,车联网保险是大势所趋。

        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和驾驶人员,车辆保险是我国财产保险中的大头。截至2015 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1 亿辆,其中汽车1.61 亿辆;机动车驾驶人员3.12 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员2.63 亿人;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比重约75%。我国目前车辆保险的定价模式以保额定价为主,并向保额和车型结合定价发展。随着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在全国推开,高度市场化的车险费率形成机制将成为常态,保险公司拥有高度自主的定价权,消费者有自主的产品选择权,以车联网为基础的UBI 产品将兴起,并将逐步成为车险市场主流,进而带来车险模式变革,并有望引发车险市场变局。

创新健康管理,驱动健康保险变革

        一般来说,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全体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的目的是使人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带病延年并提高生存质量,以降低疾病发病率、复发率,进而降低医疗费用。健康管理具有“防患于未然”、“未病先治”的特点。健康保险是健康管理的发源地,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关系密切。一方面,健康管理可以减少参加者疾病发生机会,降低医疗费用,对保险公司来说,可以降低赔付率和经营风险,因此健康保险对健康管理有着内在的需求;另一方面,健康管理需要健康保险来保障,同时健康保险为健康管理带来市场和利润空间,促进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

        由于受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医疗机构管控手段不足、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过高等因素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健康保险的经营管理都是一个难题,即使发达国家一些非常优秀的保险公司,在医疗保险上的经营业绩也并不是很理想。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巨大,但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化水平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以及新医改及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医疗保险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健康管理和医疗技术的发展,通过物联网进行更为高效、便捷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这将改变健康保险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

        第一,通过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衣服、智能手套、智能鞋等从头到脚的可穿戴设备,实时感应和监测个人的身体状况,促使使用者自我管理和加强锻炼,提升其身体健康状况。

        第二,通过一系列体征传感器采集使用者的体征数据,如心率、脉搏、体温、血压、血糖等,并与正常的生理和健康指标进行对比,监测和评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帮助使用者动态管理自身健康。

        第三,随着手机技术和移动应用程序的不断创新发展,手机将演化为功能丰富的健康管理工具。一是将手机APP 与可穿戴设备结合,对身体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实现“移动健康管理”。二是在手机中嵌入一定的检测、感应模块,并与医学传感辅助设备配合使用,将有望实现准确、全面的身体健康状况检测。三是随着手机技术水平和功能的不断提升,手机有望应用在辅助诊断、特殊人员监护等方面。

        第四,随着物联网技术、现代医学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原来只有在医院才能进行的专业检测和诊断有望通过远程的方式实现,面对面的诊疗将被自助、远程、虚拟的物联网系统代替。通过视频、感应终端、便携式专业检测设备等,可以对个人主要健康指标进行监测并实现远程专家会诊,提出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和治疗方案。

        第五,通过物联网系统对个人健康指标进行监测评估后,健康专家和医生可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为客户提供直接的健康咨询、指导,以及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对保险公司来说,通过物联网驱动健康管理,可以准确确定被保险人的健康管理目标,根据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促进被保险人达成健康管理目标并改善健康状况,不仅降低了风险,而且通过健康大数据优化健康保险产品,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带来了健康保险模式的变革,推动健康保险由事后补偿向预防补偿发展,由单一医疗支付向全面健康管理转变。

驱动灾害和事故责任相关保险模式创新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近20 年来发生过多起特大洪灾、特大暴雪灾害、大地震等特大灾害。同时,由于安全意识不高、安全防范不够和管理不善,我国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也很高,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化工厂爆炸事故发生较多。这些灾害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导致保险公司的巨额赔偿。比如,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保险赔偿金额预估超过50 亿元。通过物联网技术,可对灾害事故进行识别、预警、定位、追踪、监测,进而对灾害事故进行预防、处置,减少灾害事故及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对保险行业来说,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可防灾减灾,减少赔偿支出,更重要的是将对灾害保险、财产保险、农业保险、事故责任保险等带来深远影响,从定价模式到承保、理赔服务模式等都将发生改变。

        灾害风险与常规风险有很大不同,传统的保险精算技术很难对相关保险进行费率厘定。通过各种传感器,利用物理、化学、力学、电学、磁学、声学、光学、机械等原理,采集气候和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降水量、振动、位移、下沉、倾斜、地质构造、土壤含水量等,形成大数据积累,能更加科学地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更好地确定巨灾保险、农业保险的价格。

        灾害事故发生后,带来的财产损失一般都很大,而且查勘定损成本也很高,因此需要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其中物联网将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基于物联网监测数据,可对灾害事故原因和责任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检测,同时结合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可以对灾害事故现场进行非人力的精细查勘,并对财物损失进行评估,进而提高查勘定损精度,减少查勘定损时间,节约理赔成本,创新理赔服务模式。

        更重要的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将灾害事故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灾害事故管理中,推动风险管理与灾害事故管理相结合,进而将对灾害事故相关的保险模式带来变革。比如,对巨灾保险来说,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测、预警、实时预报、应急救助,从保险风险管理和灾后赔付向防灾减灾方向转变,减少损失和赔付支出;对环境污染责任险、企业财产险等涉及事故赔偿的保险来说,通过物联网技术加强安全事故预防和管理,并将保险的风险管理内化为事故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让环境污染、火灾、爆炸等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没有采取完善的预警预防措施的投保人,事故带来的损失将免赔,这将促进投保企业利用物联网加强事故风险管控。也就是说,通过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灾害事故预防预警,将推动相关保险模式向灾害事故管理方向发展,由以前的“损失赔付”向“不发生赔付”或“少赔付”转变。

结束语

        物联网与保险结合后,可以使保险服务由主要面向“人”延伸到直接面向“物”和“环境”,推动保险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物联网在保险领域的应用,还需要有大数据技术的结合。“物联网+ 大数据”将是保险模式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它使得全量数据分析和精确预测更加可能,进而推动保险精算定价模式的变革;它将实现风险精准衡量和个体行为模式判断,进而驱动保险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化和个性化发展,并进行延伸和跨界;它将保险风险管理理念和模式由事后损失赔付向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补偿的全过程管理转变,并尽可能做到对风险可预期、可控,有的可预防,大大降低保险赔付成本,提升保险服务水平。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