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打造保单登记平台助动行业创新

2017-06-21 16:06:14作者: 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 刘延海编辑:金融咨询网
中国保险业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是加快推进完善保险业基础设施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目前该平台已经基本建成,实现了行业绝大部分保单相关信息的汇聚,面向监管、行业、消费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正在次第开发和释放,将逐步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保险业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以下简称保单登记平台)是保监会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和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完善保险业基础设施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目前该平台已经基本建成,实现了行业绝大部分保单相关信息的汇聚,面向监管、行业、消费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正在次第开发和释放,将逐步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图片4.jpg
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 刘延海

建设保单登记平台是时代要求大势所趋

        保险业赖以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之一就是数据。相比其他行业,数据对保险业而言具有尤为重要的特殊意义。但是,恰恰在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领域,保险业的数据汇聚及共享应用却相对落后。

        长期以来,保险行业保单数据一直呈现分散状态,加之缺乏强制的统一标准,无法形成保险业海量数据的合力优势。这也导致了保险业基础费率、风险数据库、精算风险损失率等基础建设相对滞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保险业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的要求。例如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的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但目前人身保险仍然按照统一的生命周期表、疾病发生率表进行产品定价,不同人群使用统一的费率,没有真正实现基于风险的定价,制约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因此,缺少集中统一的保险业信息共享平台已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欠账,成为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一大掣肘。 

        而在国外,美国保险服务公司(ISO)、律商联讯(LexisNexis)、德国保险行业协会(GDV)、英国的MIB和ABI、日本GIROJ等机构,都建立了行业信息共享平台这一公共基础设施,致力于为行业提供包括纯风险费率厘定、巨灾模型研究、精算咨询、风险管理和行业报告等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数据服务,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发展。

        此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跨界企业利用其大数据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成为保险业的潜在竞争者。在这样新的竞争格局下,建立保险业信息共享平台,汇聚保险数据资源,构建保险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业务创新的生态环境,改造保险行业自身的业务和管理流程,改变监管思路和手段,改善客户体验和服务水平,就显得益发急迫。

        综上所述,基于建设现代化保险服务业和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需要,2015年7月,在保监会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保单登记平台建设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保单登记平台建设,分三期实现对保险业承保、保全、理赔等业务环节全部数据的登记管理,并将这项工作交由中国保信公司来具体实施。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实现预期建设目标

        目前保单登记平台已经完成一期和二期建设工作,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

        一是基本完成全行业保单数据的采集。截至2017年3月,平台累计登记保单超过30亿张,险种范围包括个人投保的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和保证保险,以及全部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数据范围包括各保险公司自开业以来的全部历史失效和有效保单数据,涉及承保、保全(批改)、理赔等全流程的业务信息,保险业的绝大部分保单数据已基本实现汇聚。

        二是建立保险业统括账户。基于保单登记平台,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查询、分析技术架构,为超过2亿的保险客户建立保险业统括账户。通过该账户,实现对消费者名下的所有保单的动态管理。同时,支持消费者管理其享受税优、税延保险产品的额度、领取限额,支持跨期跨账户服务流转,并为后续建立保险业统一的信用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三是建立行业数据通道。通过前期建设,目前保单登记平台已与全国70多家人身险公司和70多家财产保险公司建立数据传输通道,成为保险业数据传输、共享的数据枢纽。既保障保险公司后续增量业务数据的动态报送,又为保险业与行业外进行数据交换搭建了桥梁。

        四是制定行业业务数据标准。针对保险业各家公司缺乏统一数据标准的问题,在建立保单登记平台的同时,制定配套的业务数据标准,对保险公司在作业过程中必须记录的最小信息集进行规范,也为保险公司提升其业务操作的规范化水平提供支持。

        五是开展初步的数据应用。平台上线以来,已经多次配合监管部门和外部执法部门对有关案件涉及的保单进行清查。此外,根据监管部门的数据分析需求,为监管部门提供保险金额、保单件数、投被保人数等行业级数据支持。

积极开展价值输出促进现代化保险服务业向前发展

        在保监会的领导下,保信公司将继续扩展登记险种范围,同时,将加快开发保单登记平台数据服务,释放数据价值,助力保险监管、行业发展、消费者服务的优化升级。

        1.建立监管监测预警系统,支持保险监管现代化

        当前,保险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前端管制、行政审批带来的监管边际效应正日益递减。保监会党委提出,监管必须因势而变,加速转型,以“放开前端、管住后端”为基本原则,全力推进保险监管现代化建设。“放开前端、管住后端”意味着保险监管必须实现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切实强化对行业风险持续性的过程监测。

        根据监管的新趋势,中国保信将根据各级监管部门的需求,建立数据分析与监测预警系统,为各级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服务,提升监管部门掌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支持监管现代化转型。一是使监管获取行业数据的时效由原来的以月度、季度为单位转向以日为单位,使监管部门能够更及时地掌握行业发展变化情况。二是获取数据的方式由以往保险公司通过报表系统、邮件等方式汇总上报,逐步变为通过保单登记平台的明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监管部门获得数据更加便捷、准确和高效。三是使监管部门的数据处理方式由原来少量固定维度的分析转变为可自由定义的多维度、穿透式的分析,使监管部门可以更加灵活地开展监测预警。 

        2.建立行业风险数据库,支持行业业务创新

        针对行业数据分散在各个保险公司,制约了保险业经验分析、费率厘定、风控支持等公共基础服务能力建设的问题,中国保信将逐步建立以人、标的物、致灾因子等多个维度的行业风险数据库,支持行业业务创新。

        一是建立针对健康险和意外险的高风险数据库,提供风险提示类数据服务,供保险公司在核保、核赔过程中实时查询,获取客户累计风险保额、理赔次数、重复报销等一系列数据信息,有效提升保险公司风控水平。

        二是开展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从地域、行业、职业、年龄、性别、疾病历史、健康状况等多个维度开展精细化、有针对性的行业经验分析,为建立健全生命表、疾病发生率表、纯风险损失率、行业风险地图等一系列影响重大的基础设施提供支持,推动行业逐步实现风险细分、差异化定价、产品定制等业务创新,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3.建立消费者服务平台,提升消费者服务能力

        为切实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基于保险统括账户,建立保险消费者服务平台,支持开展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和关怀、处理消费者投诉等业务,助力消费者服务能力提升。

        总体来看,随着保单登记平台这一保险行业重量级基础设施的建成,保险行业的海量数据将得以快速汇聚,数据价值也将得到不断释放,必将在服务行业发展、辅助保险监管和保护保险消费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落实保险业防范风险、服务大局、改革发展三大战略,促进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