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全国农险平台促行业数据价值逐步显现

2017-06-26 18:00:24作者: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 石一飞编辑:金融咨询网
在保监会的领导下,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全国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农业保险数据基本实现全覆盖,大数据应用价值逐步显现。

为贯彻落实《农业保险条例》和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提高农业保 险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在保监会的领导下,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保信)承建全国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农险平台),取得积极成果,农业保险数据基本实现全覆盖,大数据应用价值逐步显现。

图片2.jpg
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 石一飞

夯实基础实现农业保险数据集中管理

  实现行业内数据全覆盖。在险种范围方面,覆盖中央财政补贴、地方财政补贴和商业性等不同类别,以及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保险等不同险种的农业保险业务;在数据颗粒度方面,按照保单和农户清单级数据进行归集,包括承保、批改、理赔、支付和服务等各个流程的关键信息;在统计主体方面,与开展农业保险的所有保险机构实现全面对接,可反映2.5万家保险分支机构在全国70余万个村的业务开展情况;在数据频度方面,按照T+1的方式每日更新全行业业务数据,并批量上收2007年以来产生的历史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农险平台已入库有效保单382.02万件,立案457.06万件,赔付386.49万笔,涉及承保农户7.64亿户次,受益农户1.13亿户次。

  支持全行业数据应用。一是提供统计支持功能。基于农险平台积累的原始业务数据,按照机构、地区、险种等视角开展汇总统计,掌握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并与监管部门的统计数据形成互相验证补充的关系。二是实现精准分析功能。充分发挥农险平台数据更新快、粒度细的特点,支持按天、按村、按农户等维度进行数据分析,满足各方精细化的数据应用需求。三是支持专题分析功能。针对农业保险热点问题,适当结合外部数据组织专题分析工作,如精准扶贫、重大灾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区划评估等。2016年,农险平台已通过网站、微信服务号、APP等多种渠道,面向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全面开放,发布各类农业保险信息690篇,累计提供服务3.7万次。

推动农业保险提升数据管理水平

  建立农业保险基础数据标准。结合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范和实务情况,基于农险平台建设与应用需要,农险平台已同步建立一套农业保险基础数据模型,全面覆盖投保组织者、农户、标的、产品、补贴、承保、理赔和收付等领域的要素信息,并要求各保险公司统一对照、集中上传。通过农险平台和保险公司信息系统的对接,该模型已传导至全行业,明确了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应采集和管理的通用数据规范,统一了各数据项的定义和相互关系,成为农业保险经营的基础数据标准,有效提高了农业保险数据标准化程度。

  多措并举推动行业数据治理。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管理机制,推动保险公司不断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在事前管理方面,作为农业保险市场准入改革“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重要配套措施,农险平台建立保险公司农险信息系统基本标准和对接测评机制,通过系统测评对市场主体的系统建设和数据管理提出基线要求,从源头上保证农业保险数据的精准和规范。在事中管理方面建立122条数据质量校验规则,通过总分校验、流程校验、逻辑校验等功能,自动筛选识别保险公司上传的问题数据,全程记录数据轨迹,组织保险公司及时掌握和修正错误数据,推动行业加强数据管理,提高数据上传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事后管理方面建立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机构和地区为维度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评价,实现对保险公司数据管理情况的量化分级,并提请监管部门对数据问题突出的保险公司进行关注。

  数据治理成效初步显现。一是提高了行业对数据治理的认识。各保险公司均已成立由分管领导负责的农险平台工作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二是摸清了行业数据管理的真实水平。数据管理水平是反映保险公司业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农险平台的行业应用就像一把标尺,可以测量出各保险公司在数据管理方面的差异。现有保险公司中,既有系统建设和数据管理非常精细的专业机构,除基本信息体系健全外,还实现了影像和地块信息的记录管理,但也有部分公司在数据管理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与农险平台对接过程中得到充分暴露。三是整体推动行业数据治理水平的提高。各保险公司均已不同程度加强农险系统建设,通过整合系统功能,健全校验规则,增加必要的数据项,加强前端录入管理,推动全面准确记录业务信息,行业数据治理取得积极的成效。

支持保险监管,开展农业保险风险监测

  建立在线风险监测功能。根据农业保险监管要求,农险平台共建立38条风险监测规则,包括重复保险、倒签单、非见费出单、保期结束后批退、赔款大于保额、理赔清单与承保清单不一致、理赔对象与支付对象不一致等等,并根据风险重要程度进行分级,对保险公司的业务数据进行实时筛查。2016年,农险平台累计作出风险提示81.47万次,各级监管机构可根据风险提示,在线调阅相应的保单和赔案信息,针对性采取监管措施,大大提高了非现场监管效率。

  支持农业保险现场检查。2016年,保监会组织开展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专项治理整顿,农险平台辅助配合内蒙古、黑龙江等保监局开展现场检查,取得较好效果。以内蒙古保监局为例,在当地保险公司签署数据承诺书的基础上,检查组进场前,通过农险平台设置“承保理赔信息完整性”、“理赔数量与承保数量一致性”、“理赔对象与被保险人一致性”、“农户信息重复性”等12类风险规则,全面筛查各保险公司上报的业务数据,先后发现127万条风险信息,检查组进场后重点针对风险信息进行查验,有效提高了检查的效率和覆盖面,创新了农业保险检查方式。

  研究开发辅助监管功能。为进一步发挥农险平台支持监管的功能,农险平台已将能够参与和服务监管的应用内容形成整体方案,包括政策管理、全面风险监测、产品和机构辅助管理、行政处罚跟踪管理、影像管理、服务评价等等,正在推进开发工作,按照系统化、功能化的思路,以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监管水平和效率。

加强新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

  利用GIS技术,探索农业保险空间化管理。基于农业保险业务特点,农险平台正在组织开发GIS(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全面管理和分析农业保险数据,以图形化、空间化的形式,集中展示乡镇级以上的承保规模、业务覆盖、标的分布、损失赔付情况,并结合基础地理、灾害遥感等数据提供承保面积核验、赔付情况和损失程度核验等功能,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绘制风险地图,为费率测算与评估提供依据。

  研究引入外部数据,推动农业保险大数据应用。一是研究气象数据、价格数据和产量数据的引进应用,助推行业开发气象指数、价格指数、产量和收入保险等创新产品。二是研究财政部门农业补贴数据、国土和农业部门土地确权数据的引进应用,支持精准承保理赔。三是研究扶贫部门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农业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的引进应用,支持保险服务精准扶贫和农业产业升级。

  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探索为农服务新模式。一是推出农险平台APP,提高系统使用的便捷程度和用户体验,积极尝试面向农户提供承保理赔信息查询和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二是建立农险平台微信服务号,全面汇集发布农业保险的政策信息、行业动态,为各类主体提供信息服务。三是探索农业保险业务模式创新,针对农业保险保单到户难、承保理赔公示效果有限的情况,研究推进电子保单、电子清单和承保理赔电子公示功能,降低行业经营成本,提高农业保险惠民实效。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