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以票交所成立为契机再造票据生态

2017-10-09 19:04:43作者: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 蔡钊编辑:金融咨询网
票交所作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其票据交易、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信息服务等功能有助于提高票据市场透明度和交易效率,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防范票据业务风险。

2016年12月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筹建的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正式成立,中国农业银行通过中国票据交易系统(以下简称:票交所系统)从中国工商银行转贴现买入一笔票面金额100万、利率3.62%的银行承兑汇票,完成了票交所的第一笔交易,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进入了票交所时代。

无标题.jpg
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 蔡钊

        票交所作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连接实体经济和融资市场的重要货币资金枢纽。票据交易、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信息服务等功能有助于提高票据市场透明度和交易效率,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防范票据业务风险;也有助于央行提高金融调控的有效性,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而增强金融要素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票交所的成立对票据市场和业务的影响

        随着票交所的成立运行以及《票据交易管理办法》、《票据交易主协议》等相关制度的相继出台,改变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票据交易方式,影响到票据承兑、质押、贴现、交易等业务处理环节;票据市场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拓展,交易效率、交易成本、业务风险等方面的改善将推动市场规模加速扩张、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票交所成立对票据市场及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4方面。

        1.市场参与主体扩大

        除银行金融机构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法人产品将可以通过票交所开展票据转贴现和回购业务,有利于盘活多层次票据市场,提高票据市场活跃度,提升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有利于市场公平,交易数据公开、透明便于监管部门监测,防止监管套利。

        2.交易方式转向场内

        票交所成立后,票据二级市场交易方式将由场外人工送票、验票、托收等转移至场内,通过票交所系统进行信息化对接。一方面交易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交易主体、交易资金、票据信息等汇聚于票交所,票据市场将发展成为以票交所为中心的统一市场,彻底改善以往场外交易模式下票据实物在不同地区传递导致的业务办理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局面。

        3.经营模式趋向集中

        票交所运行后,场内交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交易环节不再需要人工送票、验票、保管等工作,分支机构参与票据二级市场交易的必要性下降,而总行集中经营的决策效率和专业优势更加突出,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的经营集中化、流程一体化,有利于提升票据业务的综合回报水平,有效降低了财务成本,提升议价定价能力。

        4.风险管理重点转移

        在场外纸票业务流程中,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是票据业务的主要风险。在票交所对纸票电子化后的场内交易环境下,业务的电子化将使操作风险大幅降低,也规避了参与人的道德风险。同时频繁交易、创新交易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将会导致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增加。因此,票据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方法模型也将发生相应改变,更加注重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的结合。VaR、限额管理等风控理念和手段也会更多应用于交易实践中。

图1.jpg
纸票业务在票交所成立前后的主要变化

票交所成立对金融机构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票交所的成立对我国票据市场及票据业务带来了重大变革,给金融机构传统的票据业务管理、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挑战,但票据业务的规范化管理也带来了票据业务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1.管理和制度需要跟上

        一是集中交易将成为二级市场的主流,因此有必要调整分支机构也能做票据交易的经营管理模式,由总行票据专营机构或特定分支机构在票交所集中经营二级市场业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规模效应;二是二级市场前台营销人员将从客户经理向交易员角色转变,要求拥有更强的市场判断和交易机会把控能力,同时要求后台管理人员拥有更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更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三是人民银行于2016年12月6日发布的《票据交易管理办法》是对票据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内容涵盖了纸票信息登记与电子化、登记托管、票据交易、清算结算等多方面和各业务环节,因此金融机构也需要对各自现行的票据业务政策制度、管理办法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2.业务流程需要改变

        一是承兑、保证、贴现等全业务流程需要同步登记票交所,线下交易转为线上交易,不再需要人工送票、验票、保管、托收等工作;二是资金清算采用票交所系统与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连接,资金划付法人机构备付金账户,同业机构间转贴现通过票交所系统采取票款对付(DVP)的方式进行清算,对票据到期托收付款顺序采用承兑行-保证增信行-贴现行依次付款等。

        3.信息系统需要提升

        一是票据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处理规则发生了显著变化,未来基于票据的产品创新、信用评级和经纪咨询等业务也将逐步开展,因此需要及时优化金融机构内部票据业务系统的相关功能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二是为了更好地与票交所系统衔接,避免间连模式下机构内部系统和票交所系统割裂容易产生的操作风险,需要尽快以直连模式对接票交所系统,使业务能够顺畅和集中处理,提升业务处理效率;三是不仅满足于信息系统对业务办理的支撑,还要充分将当前金融科技领域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探索上的成果合理、有效地应用到票据业务系统,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引擎。

农行主动出击,再造行内票据生态

        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农业银行全行高度重视、前瞻布局、及时跟进,从经营管理和系统建设上再造行内票据生态,努力提升票据业务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贡献。

无标题.jpg
中国农业银行票据业务系统应用架构

        1.统筹规划,改革票据业务经营管理体制

        一是以“夯实票据一级市场基础、做强票据二级市场交易、促进票据条线联动发展”为总体思路,探索总行集中经营票据交易业务,总行与系统内分行票据直转贴业务联动的经营制度和策略,实现“转贴带直贴、直贴促转贴”的纵向联动发展;二是建立协同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在票据理财、投资、衍生品等新业务方面的横向合作,联动条线经营,实现票据业务纵横一体化运作;三是推出了《中国农业银行票交所业务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办法并对全行做集中培训,为顺利接入票交所开展业务奠定了基础。

        2.周密部署,顺利完成间连票交所的行内系统改造

        农业银行在2009年9月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用于行内票据业务处理的信息系统——贸易通系统,该系统具有纸票业务处理、电票业务处理、票据交易处理、票据池及池融资等主要功能。按照票交所2016年12月8日一期上线的时间要求,一方面对贸易通系统纸票业务处理、票据交易处理在业务流程、资金清算上做了适应性改造;另一方面及时完成了总行和各分支机构、总行和票交所的网络规划、部署和票交所客户端的安装,为农行在票交所开业当天成功办理第一笔交易业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开拓创新,推出在线电票贴现业务

        人民银行于2016年下发的《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224号),要求大力推动电票业务,并且取消了对电票贴现环节的贸易背景审查。农业银行开拓创新,通过提升和优化贸易通系统电票功能,推出了在线电票贴现业务,使企业客户在网银即可办理电票贴现,提升了客户体验,对人行关于加快电票业务发展做出了积极和有力的响应。

        4.抓住机遇,以直连促进票据系统再造

        截至目前,金融机构通过票交所客户端以间连形式接入票交所系统开展票据业务,由于金融机构内部票据业务系统的交易审批、会计核算处理等环节未能与客户端实现数据交互,一定程度上存在操作风险。票交所在2017年6月8日发布了直连接口规范,涉及纸票业务、登记托管、核心交易、清算结算等多个方面的电子报文接口,为金融机构内部票据业务系统直连接入票交所系统提供了标准和指南。按照票交所计划,2018年1月会接收第一批试点金融机构的直连接入。

        直连接入票交所系统涵盖了承兑、保证、贴现、转贴现等票据主要的业务流程,对于金融机构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降低业务操作风险、加快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直连接入也对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系统在易用性、可靠性、处理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业银行在完成了间连票交所后就未雨绸缪,立即对未来票据业务系统从系统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模型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和设计。

        5.挖掘票据大数据价值,提升票据市场研究水平

        票交所系统集中了票据承兑、贴现等非交易数据和转贴现、质押式回购等交易数据,是最大、最全、最准确的票据信息数据库。金融机构综合利用自身票据业务系统和票交所系统,借助数据挖掘和分析,有助于研究票据市场的中长期走势,提升金融机构对市场盈利及风险的预判水平,同时为企业和机构提供信用评级、信用增级等增值服务提供基础,促进票据业务发展和创新。

        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是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票交所未来将发展为票据市场的交易中心、登记托管中心、创新发展中心、风险防控中心和数据信息中心,有助于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的创新转型和票据市场的透明监管。随着票交所相关配套制度和系统建设的不断成熟进步,票据市场将迎来新的黄金时期,同业机构要以此为契机,再造行内票据业务流程,升级优化信息系统,有力支撑票据业务的蓬勃发展。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