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广发新核心全面助推业务创新发展

2019-02-14 18:55:01作者:广发银行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 林虎编辑:金融咨询网
核心银行系统作为银行业务最重要支撑系统,如何在强监管的形势下,支持银行业务创新和发展,如何实现银行集约运营、风险管控,值得银行业去思考和研究。

核心银行系统作为银行业务最重要支撑系统,如何在强监管的形势下,支持银行业务创新和发展,如何实现银行集约运营、风险管控,值得银行业去思考和研究。广发银行在2016年1月完成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投产,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产品模型化、业务流程化、架构组件化、管理信息化、风控体系化及海内外一体化”的预期架构与功能目标,建立了全新账务体系和综合管理账户体系、灵活的统一收费机制,提供了高效的柜面操作和人性化的客户对账、综合凭证功能,全面促进广发银行业务高速发展。在新核心系统投产后,广发科技团队继续坚持核心系统建设的研究与优化,分别在综合管理账户体系优化、互联网账户体系建设、信贷资金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图片1.jpg
广发银行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 林虎 

综合管理账户体系助力业务创新发展

  银行结算账户是银行提供的最基础的服务,也是所有增值服务的基础。近年人民银行加强了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范互联网金融和支付机构的账户管理,先后发布文件【2015】392号文、【2016】261号文和302号文、【2018年】16号文,落实账户实名制、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大力推进Ⅰ、Ⅱ或Ⅲ类户的使用,切实加强银行内部管理,改进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服务。

  在央行【2015】392号文出台之前,银行账户体系长期停留在卡、折形式,账户功能伸缩性差、可扩展性不强,难以适应时代的变革。2016年广发银行创造性的提出了综合管理账户概念: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产品,综合产品金融服务(如图1)。综合管理账户采用介质、管理合约、子合约、产品等四个层次,搭建多级账户体系,实现对各级合约账户的分级管理、产品分类计息管理。采用面向服务的方式,通过服务功能组装,服务上下文功能被组合在一起,提供统一灵活标准的账户功能服务,提升了对业务的敏捷性。综合管理账户体系实现了本外币一体化、个人对公一体化,支持灵活多样的签约协议,提供了切合业务发展的、标准的账户接口功能服务。个人账户支持一户多介质、多产品、多币种账户,支持无实体介质账户,支持配发对账簿。

 图片2.jpg
图1  综合管理账户体系

  个人账户:一是采用统一的账户架构层次体系,主要区别在于交易范围、限额和账户个数不同,交易限额和个数等可以通过参数配置灵活设置。在交易范围上,通过交易场景确定对应的摘要代码,包括转账、理财、消费和缴费等类型区分不同的摘要代码,以便通过交易摘要代码控制不同场景的交易。二是介质层卡产品之间支持转换,便于Ⅰ、Ⅱ、Ⅲ类账户之间的升级和降级。三是账户层有面签和非面签标识,便于非面签账户转为面签账户。上述人民银行的多个账户监管文出台后,我行均能迅速响应和落地,核心系统综合管理账户体系功不可没。

  对公账户:支持单币种、多币种账户,可支持主子账户、附属账簿、单位结算卡、综合管理账户。运用综合管理账户层级结构优势,支持社保局对于社保账户的管理要求。账户通过与产品工厂和灵活的签约协议配套组合,构建了可以按客户群、产品、期限、地区、日均余额、资金用途等多维度定价机制,实现灵活的产品标价和计价能力,实现单位智能存款、约期存款等业务,极大地支持了单位和同业的创新业务发展。

  综合管理账户体系助力自贸区业务发展。根据人民银行对开展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的要求,紧扣“标识分设、分账核算、独立出表、专项报告、自求平衡”的原则,支持建立本外币、定活期一体化的综合账户,建立了独立的敞口、杠杆率、流动性和风险控制等系统化的检测工具对业务进行管理,实现了到人行上海总部的一点接入,能够及时、准确地报送分账核算信息。我行的综合管理账户体系在支持自贸区账户规则上,管理合约和子合约层次在架构已支持自贸区分账核算账户的要求,通过灵活的组件服务组装、账户控制参数调整,快速支持了自贸区账户的要求,提高了软件复用度,也提升了软件开发效率。2016年我行上海自贸区业务功能研发,90%的业务处理组件复用现有业务处理组件,3个月内完成全部的业务功能开发测试,一次性顺利通过人行验收。我行FTU的成功上线,有助于充分享受自贸区政策红利,利用境内和境外两个市场孵化和推广金融创新实践,提升服务大型跨国集团客户的能力,开拓营收新增长点。

“服务+平台”战略助力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

  在支持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方面,我行提出了“银行核心系统+E账通”的业务应用模式,即“服务+平台”,实现账户整合分类管理,支持线上账户体系的应用,快速适应互联网金融业务场景(如图2)。

 图片3.jpg
图2  支持互联网金融业务

  银行核心系统提供账户服务、会计核算等功能,发挥综合管理账户的核心价值。E账通作为网络金融平台,根据各个网络金融产品特点,按业务场景定义账户服务的使用规则、业务流程,将业务归类整合使用,账户应用分为专用类、自营类、输出类,快速推出了支付宝渠道理财信贷业务、京东白条、无限城、银保合作等业务。以客户为中心,以交易场景为导向,既满足了网络金融业务的需要,又减少了开立Ⅱ类和Ⅲ类户数量,满足了央行16号文对账户数量的规定。

  拓展消费金融业务,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互联网平台天然的客户及流量优势,核心系统支持7×24小时全天候的贷款业务,可以随时随地的贷款和还款,为社会各阶层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为解决线上贷款的交易量的冲击,通过贷款账户的技术上分类和对应数据表分区,实现线上、小额、高频交易处理的性能提升。

提升运营支撑能力,强化新型风险管控

  金融科技发展迅猛,金融机构、客户的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客户可以在电子渠道开立Ⅱ、Ⅲ类账户,互联网使交易双方无需直接面对面,业务交易流程的重构,增加了人为的网络交易欺诈风险。

  交易的复杂度导致风险管控场景多种多样,如对于有权机关的黑灰名单控制,对于账户的资金来源和去向的交易控制,贷款资金不能用于购买理财、基金、房地产等行业。我行通过对风险控制业务场景的综合分析,提炼抽象出按客户、账户、介质、产品、行业、区域、渠道、资金来源和去向、账户余额资金组成成分等维度,制定对应的业务控制规则,构建了反欺诈引擎,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实时识别、实时阻断,有效降低了交易风险。

  通过银行核心系统组件化和参数化的灵活组装,实现风险控制机制热插拔,提升应用系统对敏捷化风险控制需求的支持能力(如图3)。

  图片4.jpg
图3  灵活快捷的风险控制机制

  同时我行也通过采集各种渠道数据(包括个人数据、银行账户数据、交易数据以及各类交易日志),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筛选、整合、聚类等数据处理,多种维度监听和分析处理用户的异常行为,对用户交易场景进行分析、嵌入,构建风险量化模型,识别不同等级的风险,实现对于客户的交易行为实时拦截,有效降低交易风险。

核心系统架构与性能优化

  1.热点账户解决方案的研究。

  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技术丰富了金融服务渠道,核心系统需要支持多渠道接入、信息互通、服务标准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需求,交易呈现出小额化、高频化、多样化等特点。当有业务逻辑需要对某个账户做大量的高频的并发余额变更,会导致一批操作,交易超时、系统吞吐量急剧降低,热点账户应运而生。在解决热点账户的方案上,我们采用了以下思路:技术上,缩小事务控制范围,对于热点账户的操作放在尽量小的事务范围,减少时间分片。业务上,解决方案需要与业务场景结合,在能合理支持业务的情况下,做到整体的时效性最佳。

  对于热点账户入账,采用先冻结后异步记账的方式,结合业务场景制定解决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已成功实现解决热点账户入账的问题。对热点账户出账,我们正在研究落实热点账户采用散列虚拟子户额度的方案,出账账户拆分为多个子账户,并为子账户分配余额额度,使用时可以通过HASH算法动态分配。

  2.业务交易下移,核心系统“瘦身”。

  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银行系统的交易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对于交易路由的系统之间的交互、数据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行通过“在线交易服务平台+核心前置”组合应用等模式,实现交易和数据下移,为核心系统减负。

  ◆读写分离:梳理查询交易量较大的交易,有选择地将查询交易的应用逻辑处理下移到在线交易服务平台。

  ◆数据下移:将历史交易明细数据下移到历史数据查询平台,由历史数据查询平台提供查询功能服务。

  ◆功能下移:将部分没有一定必要在核心的业务功能剥离到外围系统,核心系统只保持核心的功能。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