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移动支付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展望

2016-07-05 14:24:50作者:中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 曹汉平编辑:金融咨询网
本文通过对移动支付业务的成功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移动支付时代的三个关键词:入口、场景、体验,并提出应牢牢把握移动支付机遇,并有效应对市场挑战,主要包括开放合作、重视支付安全性与便利性的平衡、构建O2O 闭环发展模式、充分把握监管新规带来的发展机遇等措施。

移动支付关键词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业务沉淀,目前移动支付业务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市场成功模式如微信支付、Apple-Pay、HCE 云闪付等。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成功的服务模式均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可总结为入口、场景、体验三个关键词。

1-1.jpg

  入口:业界曾经流行一句话“得入口者得天下”,足见入口对众多APP 应用取得成功的重要性,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只有牢牢把握入口才能保证应用的渗透率。不同参与方体现了不同的解决思路:一是打造超级APP,二维码/ 条码支付对智能终端的依赖性小,第三方支付机构一般依托超级APP 的方式抢占入口,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利用其超级APP 庞大的用户群体拓展线上、线下及O2O 等多种模式的移动支付业务。二是依托移动智能终端,基于银行卡实体介质的NFC近场支付则需要满足一定标准的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支持。在Apple Pay 正式推出前,支持NFC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市场份额非常低,大部分智能手机等终端制造企业出于成本考虑更多是在观察NFC 近场支付的走向。因而,在此前推出的各种模式的NFC 近场支付产品均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但自HCE 云闪付产品以及Apple Pay推出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后,三星、华为、小米、乐视、中兴等手机终端厂商均表示将在后续机型支持类似的移动支付产品,这对商业银行及银行卡组织主导的传统支付“四方模式”(四方包括:卡组织、发卡行、收单行、商户)在未来移动支付市场格局下占据一席之地非常有利。

  场景:融入场景是移动支付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支付生态圈的构建与生命力。移动支付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B2C(商户到个人的移动营销)、C2B(个人到商户的消费付款)、C2C(个人到个人的转账付款)、O2O(包括线上支付、线下消费提货,线下扫码、线上支付消费等)、LBS(地理位置服务)等,需要商家的快速普及并从时间与地点两个维度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这就需要各参与方通过建立安全可信的开放式平台,将便利的移动支付和社交、出行、消费、教育、理财、缴费等客户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有机结合,进一步突出移动支付的“服务”本质,向消费者主动推送并提供包含投资理财、优惠信息、影票服务、地理位置、便民缴费、医疗健康等一揽子综合服务,帮助客户在体验新型支付方式便利生活的同时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安全可信的开放式平台在重点解决联网互信、资源共享与数据安全等问题的基础上,还可帮助各合作伙伴结合特定的应用场景为消费者定制个性化服务,并为各应用场景提供大规模的商家与消费者, 这对支付服务生态圈的快速构建与生命力的保持至关重要。

  体验:移动支付业务强调贴近客户,这就要求移动支付产品必须要做到“简单实用”,把握客户的“痛点”,有效满足消费者与商家的诉求。业务创新层面,可加快指纹、声纹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引进与使用,并在技术和业务两个维度创新快速支付方式(如小额免密免签等),进一步提高客户认证的可靠性与支付交易的便捷性及安全性。客户服务方面,要适应消费者在移动支付业务中较为复杂的网状关系,加强商业银行、卡组织与手机终端厂商以及移动运营商的流程协同创新,快速界定并响应消费者在使用移动支付服务中的各类问题。同时要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支付行为信息,整合支付与营销能力,为商家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

把握移动支付机遇

  移动支付能积累客户和商户的信息,有效利用这些数据能进一步了解客户,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增强客户黏性。然而在网络支付领域,目前非银行主导的支付业务的规模与增速显著高于商业银行主导的电子支付渠道,并通过构建O2O 支付闭环的方式逐步渗透到商业银行此前主导的线下收单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把握移动支付的发展机遇并有效应对市场挑战已成为各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

  首先,开放合作至关重要。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参与方的通力配合,需要在产品模式创新与产业链融入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一方面,要按照近场和远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业务模式创新,进一步优化产品布局,包括NFC、二维码/ 条码、LBS、AR(增强现实应用)等,探索多元化发展策略;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对外合作服务的能力,将支付等金融服务面向银行卡组织、移动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公司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开放,通过平台对接、数据共享实现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客户导流,融合丰富的移动支付服务内涵。

  其次,高度重视支付安全性与便利性的平衡。移动支付安全可信是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虽然目前的扫码(二维码/ 条形码)支付已逐步被商家与消费者所接受,但同时存在操作复杂(需要打开APP、打开相机、对焦、打开网络连接等多步操作)、安全性差(植入病毒、易于仿制)等缺点。

  从安全、便捷的角度看,随着参与主体的不断增加以及产业链成员之间关系的理顺,NFC 近场支付可能成为移动支付未来发展路径上的最佳选择。一方面,NFC 近场支付的安全标准等同于金融IC 卡,降低了伪卡、复制卡的风险,标记化(Tokenization)技术的引入在保证实体卡信息安全的基础上简化了发卡、挂失、解挂和注销的流程,提升了客户使用的便捷性。并且,客户可根据风险偏好进行个性化选择,无需联网也无需打开APP 应用即可完成支付。另一方面,NFC 近场支付遵循“四方模式”,能够平衡发卡行、收单行、银行卡组织和受理商户各方利益,且充分复用现有银行卡的支付网络和受理环境,符合安全、便利、开放、合作的业务理念。

  再次,构建O2O 闭环发展模式。移动支付行为本身很难单独实现较大的财务效益,但其作为一个创新的便捷服务模式又有利于吸引客户群体并提升客户粘性。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促进其快速发展的土壤,通过“开放平台+ 智能终端+ 大数据分析”打通线上与线下的应用场景,构建O2O 交易闭环。一是通过开放式平台跨界合作,围绕社区、园区、校园、医院等日常生活场景丰富移动支付的服务体系。二是将移动支付与身份认证等业务有机融合,并嵌入主流的移动智能终端或在超级APP 中开设服务专区,把握服务入口,提高服务粘性。三是分析客户支付行为及商家交易信息,与LBS 服务有机融合,实现业务场景、产品规则、风险控制与信息推送等的定制与组合,为客户提供前瞻性、综合性的服务。

  最后,充分把握监管新规带来的发展机遇。2015 年,《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等监管新法规陆续出台,明确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业务创新及风险防控底线和要求,将对移动支付业务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各参与方应充分把握当前的发展机遇,在监管合规的前提下开展移动支付的技术创新、流程创新和服务创新:坚持支付账户的实名制,保障交易安全,奠定反洗钱、反恐融资和遏制违法犯罪活动的基础;兼顾支付安全与效率,小额支付偏重便捷、大额支付偏重安全,对账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账户开立流程和交易安全程度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交易限额和安全验证手段;关注个人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健全客户损失赔付、差错争议处理等客户权益保障机制;商业银行应按照人民银行账户管理新规要求,大力发展II 类、III类账户,引入OCR(文字识别)与生物识别等技术优化移动端开户流程、提升客户体验,满足客户日常小额消费、缴费、投资理财等需求,推动移动支付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