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外包模式特点及建议

2012-09-03 10:19:49作者:中国人民银行禹州市支行 张晓锋编辑:
村镇银行信息化外包,可以从建立IT外包服务企业准入制度入手,规范服务商的服务标准和流程,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有效控制外包风险和信息科技风险。

自2007年3月1日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诞生以来,村镇银行这一新兴金融实体就渐入人们的视野,并给农村金融带来活力,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从农民现有需求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来看,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也是其发展的重要一环。

        当前,我国村镇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经初步建成了信息科技支撑系统,主要信息系统有核心业务系统、公民身份信息核查系统、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人行对账系统以及银监局非现场监管报表报送系统。各行核心系统建设模式各具特色,有依托发起行的模式,即村镇银行直接联网至发起行,由发起行提供的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业务处理。其中,银行的核心数据备份、运行管理均由发起行操作,其自身关注的重点在网络设备、线路及柜面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的村镇银行通过外包建立核心系统的模式,即利用独立的简易核心业务系统处理业务,系统一般从外包公司购买,数据备份、日常运维操作一般由村镇银行进行。

村镇银行信息外包.jpg

一、村镇银行信息化特点及瓶颈
        与农村信用社等其他中小金融机构相比,村镇银行信息化有其自身特点。由于刚刚起步,规模小、人手不足、资金不够雄厚、技术力量薄弱,村镇银行自行进行信息化建设,搭建独立的核心业务系统,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财力,短期来说困难重重,这也是制约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瓶颈。

        1.资金规模小
        按《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以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为例,其注册金是2000万元。以其资金规模而言,如若按照银行IT系统传统搭建的一般方式,建机房、买设备、铺软件、开发自用核心系统、系统上线和培训人员,投入非常巨大,吃不消。

        2.技术人员短缺
        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均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等几个构件。这些构件的维护、更新、升级都需要专门的IT人员。科技维护、电子业务、银行卡业务都需要足够的人手,否则难以承担其维护的重任。以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而言,规模大一点的也仅仅几十人,科技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制约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又一因素。

        3.服务范围窄,系统用户访问量小
        从《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8条和第5条可知,村镇银行的服务范围极为狭窄,当前只允许其在一个县(市)或一个乡(镇)范围内开展业务。我国一个县(市)的人口平均在100万左右,一个乡(镇)的人口则平均通常不超过10万。村镇银行服务范围窄、系统用户访问量小,决定了村镇银行的信息系统无需采用高端产品,比如服务器采用普通PC充当即可。

二、村镇银行信息外包模式优劣分析
        为了解决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难题,各种IT外包服务公司相继出现,为村镇银行的信息化发展解决了燃眉之急。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目前,村镇银行采用的IT外包服务主要有两种方式。

        1.由专业公司提供lT服务
        即将全部或部分IT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利用外部IT专业化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一种IT外包模式。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