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数据标准化管理之“光大特色”

2014-06-23 18:11:06作者:中国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 刘锦森 李海丽编辑:金融咨询网
数据标准化是商业银行数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信息化银行的基础。光大银行自2008年起推进数据标准化,历经五年,形成了一套具有光大特色的“六位一体”的工作方法。

中国光大银行自2008年起推进数据标准化工作,并逐步开展数据管理的各项工作。五年中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全面规划标准体系和蓝图,开展数据标准定义工作;发展阶段:以业务需求驱动,依托项目建设,“标准制定、执行和监督检查”三者并重,开展标准定义及落地执行;中长期:以“数据治理支撑数据管理,实现数据应用与服务”为重点的持续数据体系建设,其中数据管理以数据标准为基础、以数据质量为推手逐步实现主动管理,迈入量化管理。

        光大银行将数据标准工作的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探索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光大特色的“业务驱动、项目推进、阶段实施、区别对待、完善管理、平台支撑”的“六位一体”的工作方法。

        当前,光大银行数据标准工作已完成了7大基础主题、2类公共基础和1类应用类数据标准的制定工作,占总规划任务的70%,其中客户、机构、渠道、公共代码等标准已执行落地,执行率达47%,取得了一定收效。光大银行以综合标准化的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特色,从业务、技术、以点带面、纵深发展四个方面全方位探索标准化工作模式。

一、从业务需求入手嵌入数据标准工作

        依托业务需求制定和执行标准适用于专业领域标准,即标准由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其他部门需遵照执行,并同步完成了专业领域数据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两项工作。

        这种模式可有效实现业务目标、满足业务需求,附加产出数据标准成果并落地执行。

        在业务咨询阶段,分析业务发展趋势,可提出前瞻性标准,支持业务创新;梳理业务流程,形成业务标准,实现管理规范化;细化管理要求,可提出扩展性标准,提高决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能力;这些数据标准内容随后依托于标准管理机制,并在全行达成共识发布。

        在系统建设阶段,业务咨询阶段制定的标准内容以业务需求的方式提出,并可得到有效执行,更好地衔接了标准制定和执行两个环节,降低数据整合难度。适用于国家和行业标准执行,以及行内业务需求迫切、跨部门、跨系统通用性较强的基础标准的执行。

        依托于业务管理和分析需求,光大银行于2009年执行的证件类型代码、2010年执行的原始渠道类型代码、201 2~201 3年期间两次执行的内部机构标准,均采用本模式。证据类型代码标准执行优化了核心系统新建客户、业务办理流程,清理了200多万证件为“其他”的客户信息,实现了13万客户进行数据迁移;产生的附加价值实现了第三方存管对台湾居民的签约、优化基金代销客户信息变更及同步流程、实现反洗钱系统与人行编码规则的高度。原始渠道类型标准执行涉及30多个系统,历时2个月规范了原始渠道信息的记录、传递、保留,支持渠道成本、收益分析。内部机构标准经过两期执行完成了全行41个系统的改造,统一了机构编码入口,消除了8种机构信息维护方式;规范了机构编码的使用,统一采用管理机构进行机构的权限管理和数据汇总,完成了境内外机构数据的划分;统一了机构编码统计出口,在数据仓库中间层提供标准机构信息,使各商业智能(BI)应用生成统一机构编码的数据报表。

        此外,光大银行执行《中国金融移动支付》、《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3.0》行业标准后,自2012年至今发行标准金融IC卡、金融社保IC卡、移动支付SWP—SIM卡等IC卡,总发卡量已经突破392万张;完成了证件类型代码、内部机构、渠道、国家代码、行政区划、币种代码等标准的执行。满足了人民银行、银监会、外管局、统计局、银联等部门的相关要求。

二、在科技开发流程中贯彻标准化要求

        通过开展全行统一设计评审和数据字典管理,将标准执行工作嵌入系统开发流程,执行标准模式,适用于新建项目、改造项目。在系统设计阶段,开发规范中提出数据标准,要求源系统数据库设计阶段执行数据标准,降低了系统设计成本,提高了系统建设效率,从源头上保障了数据质量,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标准化、一致性等数据质量问题,降低了标准执行成本。

        在系统开发流程管理中将数据的业务规则规范、数据整合规范、主从数据要求、代码规范、元数据规范、数据库设计相关的标准嵌入数据库设计要求并由专人评审;在系统投产前要求将系统数据库设计文档导入到数据字典管理,实现了对数据标准落实并监督检查。以最小影响、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标准落地。持续优化设计评审要求,光大银行仅2013年就完成62个系统评审,对关键数据标准的执行、强制代码等落地从源头上把好数据标准落实关口。

三、以点带面,以主数据建设带动标准化

        适用于主数据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系统设计、数据整合、质量改进。主数据是对系统间共享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主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实时性。在主数据集成过程、清洗过程、系统设计过程中执行主题数据标准,可以点带面完成主数据为中心、辐射到各从系统实现全面过程主题标准落地。

        光大银行按照“标准先行,应用跟进”的策略,在2008年完成对私客户信息的标准制定。首先制定了客户数据标准,定义了客户数据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要求。2009年建设对私ECIF系统过程中全面执行对私客户数据标准,为全行提供整合的、权威的、及时的、共享的、一致的对私客户信息;整合了储蓄、个人贷款、信用卡、理财、电子渠道、柜台渠道等产品线上20多个客户的信息相关系统,共整合多点存储的3000多万个零售客户信息;优化整合了原有多个系统的客服流程,实现了客户服务团队的统一调度及在多个接触渠道得到一致的服务响应。

        随后在对私ECIF基础上,规划了大零售的营销及销售重点业务系统,实现针对零售客户数据深入挖掘及快速建模、全闭环营销及销售管理。陆续建设企业级客户信息分析系统和统一客户分析的网点智能化服务系统,实现了“智慧”网点,提升了客户营销精准度和客户体验。2012~2013年风险部开展信用风险数据集市建设项目,依托需求和项目对担保物相关数据的系统性收集、整理、跟踪和分析,制定了光大银行担保物数据标准,实施数据集市同步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担保物系统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实现了对担保物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应用,加快了业务创新、提高了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

四、纵深发展应用数据生命周期标准化

        应用数据是根据一定的业务逻辑通过数据加工而来,其重要作用是描述全行经营状况、指导业务决策与运作、贯彻全行战略。指标是重要的应用数据,主要表现形式是固定报表、钻取、随机查询、仪表盘等。

        为提升数据使用效率,光大银行以指标为切入点抓应用数据主线,探索以标准化等数据管理综合方法实施指标管理。即在指标需求、加工、存储和展现全生命周期过程,贯彻数据标准、数据认责、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要求。在未来,业务人员查看业务状况时,可以通过指标平台直接找到指标的描述、口径、责任部门信息,拖拉拽已有指标快速组合成报表,实现自主用数;数据管理人员收到事先定义的指标数据质量问题报告时,通过指标平台快速定位口径问题、加工问题还是源数据质量问题,找到数据认责的部门,主动改进数据质量;应用开发人员收到报表需求时,查询指标元数据获取指标的口径信息、来源信息,在指标库基础上高效开发,快速响应报表需求。为此,要逐步规划指标管理框架、制定指标管理制度流程和构建指标实施技术架构。指标管理蓝图如图1所示。

数据标准化业务发展的坚实地基-图1.jpg

        (1)规划全行指标管理框架

        包括指标应用框架、指标需求管理、指标标准化、指标数据任责、指标技术实现、数据质量监控、指标安全管理等方面。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