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汉口银行:建设高效稳固IT架构

2015-02-28 16:05:49作者:汉口银行信息科技部编辑:金融咨询网
服务治理全面提升了汉口银行在系统开发、系统运行、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是提高汉口银行科技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科技引领业务创新宏伟目标的重要基石。

商业银行系统数量繁多,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对银行系统的管理、维护、升级和新旧系统的切换带来极大压力,给业务灵活性提出很大挑战。

        通过服务治理,可以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服务规范。服务规范是一套快速业务响应的方法论,包括需求分析、服务识别、服务定义、服务实现、服务部署和服务管理等流程,通过该流程,最终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服务分析模式以帮助银行分析业务和实现业务。

        服务治理作为SOA治理的重点工作,已被各行提上了日程。建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相关规范,净化商业银行IT架构,实现业务与技术的分离,是服务治理的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汉口银行于2012年3月启动“服务治理方法论”的研究工作,希望从技术层面上缓解各系统的紧密依赖关系。目前,已经通过服务治理,制订了金融系统服务规范,完成了服务建模,落实了服务管控,并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建设,实现了服务的落地。

汉口银行服务治理实践

        服务治理流程可分解为四个环节:首先进行服务建模,提供全行服务框架性视图,总体指导服务规划;然后在建立的模型基础上,根据具体业务确定服务场景,生成服务描述文件;第三步针对存量系统,采用专门的策略进行分析梳理,得到既满足SOA需求,又符合存量系统特性的服务;最后完成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制定从服务诞生到消亡的完整的管控流程。

        1. 服务建模的最佳实践。在开展服务建模前,需要制定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包括服务编码标准、服务命名标准、标准代码管理规范、元数据定义标准、SLA定义标准、技术标准、服务发布规范、服务识别原则等。确定标准规范后,要进行业务分析,对业务单元进行服务识别和服务抽取。

        有效地进行服务识别是服务建模的前提,并非任何业务或业务流程都能抽象为服务。信息系统是服务的土壤,服务识别就是要对主要的业务活动及业务价值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服务。服务识别需要把握服务的颗粒度。颗粒度太细,业务的服务组合就会很复杂;颗粒度太粗,服务的复用度就会很差。

        在服务抽取过程中,汉口银行利用了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将其成功移植到服务的高层抽取过程中。首先对业务内容和形式进行抽象,忽略服务内部流程的细节,完成服务以及场景定义;然后由专业的业务分析人员对服务内部流程的细节进行分析,从而获取该服务的依赖需求,最终完成服务的建模。

        根据上述方法,汉口银行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了城商行服务模型UBSM(Urban Bank Service Modeling)。通过业务系统场景划分、分解业务单元、功能域归类、具体系统服务分析,最后生成了具有15大分类的服务模型。该模型涵盖了所有城商行业务,丰富完善了金融服务模型分类,保障了金融服务模型的时效性与正确性。

        2. 服务定义的最佳实践。在金融服务模型的基础上,服务治理小组需要对服务层级做进一步细化和扩展,契合本行的业务架构和IT架构,实现服务的使用和管理。

        服务定义就是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型的实例化过程。如图1所示,定义银行服务,首先要以业务需求为基础,配合数据模型,对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和存量系统接口进行分析,识别出候选接口,整理出服务的基本要素;然后根据银行业务知识对候选服务进行归并,对服务的颗粒度进行校验,形成服务雏形;最后按照业务需求对服务雏形进行完备性检查,提高服务的抽象程度和层次,简化服务调用的接口和逻辑,最终形成服务,并不断迭代上述过程,逐步实现服务的深化和优化。

建设高效稳同的IT架构-图1.jpg

        3. 存量分析的最佳实践。存量系统沉淀了丰富的业务数据和业务流程,是银行的宝贵资产,服务治理要结合现状,分析大量的存量系统,存量分析方法论如图2所示。服务治理小组需要对存量系统进行全面梳理,熟悉行内业务流程,在治理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存量系统分析过程中,治理小组可以实现对存量系统接口的管控,为存量业务变更提供参考数据,并要尽早发现业务以及接口中的技术特殊处理点,因此服务实现的技术可行性决策多在存量系统分析的过程中进行。

建设高效稳同的IT架构-图2.jpg

        4. 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的最佳实践。“服务治理平台”、“企业服务总线”、“服务监控平台”三者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规范全行的服务建模、服务发布、服务升级、服务停用启用、服务销毁流程,才能使服务全面受控。

汉口银行服务治理成果

        汉口银行不断实践服务治理,提出了符合本行实情的过程理论,将接口文档、分析报告、服务全量分析文档、服务定义文档以及接口映射文档这5份交付文档与行内资料收集、分析系统接口、定义服务场景、映射服务字段这4个过程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见图3)。

建设高效稳同的IT架构-图3.jpg

        在践行服务治理过程中,汉口银行始终坚持标准化这一原则。提出了系统间接口标准、数据字典标准、文件传输标准等技术标准;提出了服务治理流程、服务生命周期流程、服务变更流程等管理标准。

        通过服务治理的实施,汉口银行对原综合前置系统的逻辑进行了剥离,从而完成了信息系统的解耦,为实现松耦合系统架构的目标奠定了基础,有效降低了各业务系统的变更风险。通过服务治理进一步整合了全行系统的业务资源,并从业务的视角将这些资源以服务的形式重新封装发布。至此,科技和业务人员看到的不再是孤立的后端系统,而是全行的全量服务白皮书。

        服务治理全面提升了汉口银行在系统开发、系统运行、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是提高汉口银行科技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科技引领业务创新宏伟目标的重要基石。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