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王祖继:服务大局 构建现代保险服务体系

2012-12-20 17:20:21作者:编辑:
保险业必须深刻把握新形势下保险工作的方向,做到跳出保险看保险,跳出监管看监管。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的大局来构建现代保险的服务体系。

12月20日下午,2012中国国际金融展第十三届金融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黄金集团以及各参展金融机构、金融展组委会成员单位、金融系统各分支行、知名企业的众多领导参加了会议,并针对国内金融产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20下午的论坛主题为“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王永红主持了此次会议。下图为中国保监会副主席王祖继演讲。

王祖继380.jpg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祖继: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高兴参加第十三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这对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我就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谈几点看法。

        第一、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保险业的功能定位。保险产生于社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随着风险内涵及特征的变化而不断演进。上世纪90年代以德国社会学家贝克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全球化的,人类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风险的严峻程度和风险对人类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保险作为人类社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其经济性之外,就需要体现出更强的社会性。所以,我们常说,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保险越重要。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国际保险业出现了较为活跃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保险业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通过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财务风险等传统的不可保风险被纳入了保险业的服务范围。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保风险的边界是动态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保险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继续提升,在风险社会管理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领域也将越来越宽广。

        2、保险的资产管理功能不断强化,从上个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到60年代中期,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还不像现在这样波动。所以,保险在产品定价上对预定利率的假设较为简单,资产管理功能的价值较低。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经济体普遍开始实施利率化的市场改革,剧烈波动时代,对长期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成为主导性的因素,带动了保险资产管理功能的强化,保险产品,特别是寿险产品在设计上更加突出了投资的功能,保险业传统上以负债管理为主导的模式逐步向资产负债全面管理的现代化金融业的资产管理模式演进。

        第二、构建面向社会经济的现代保险服务体系。我国正处于面临诸多风险、矛盾的凸显期,风险总量增加,风险结构日趋复杂,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之中的大国,我国面临的经济与社会风险,与其他转型国家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量较大,人口众多,风险管理难度更大。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保险业的新要求,保险业必须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深刻把握新形势下保险工作的方向,做到跳出保险看保险,跳出监管看监管。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的大局来构建现代保险的服务体系。

        1、防灾减灾服务体系,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和交通生产等各类灾害造成的人民财产损失巨大,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保险业的专业化经营水平,运用保险机制把灾害事故损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分摊,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灾害事故冲击的能力,争取政府支持,推动救灾保险立法,增强国家救灾风险的能力,加强风险数据积累和研究,增强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建立各种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完善防灾设施。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