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建设回顾与展望

2018-08-08 16:10:31作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副总裁 许再越编辑:金融咨询网
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具体组织者和运行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为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效率以及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程度,积极推进银行间市场标准化工作。

银行间市场标准体系形成与完善

  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具体组织者和运行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为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效率以及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程度,积极推进银行间市场标准化工作。自2004年起,交易中心就启动了标准化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制定并发布了《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银行间市场业务数据交换协议(以下简称“IMIX协议”)》《银行间市场数据接口》三项金融行业标准(JR/T 0066标准系列),并启动了《银行间市场外汇交易报告数据》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后处理数据》的标准制定工作。

图片2.jpg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副总裁 许再越

  JR/T 0066标准系列是银行间市场统一业务数据交换体系设计与实现的理论基础,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数据标准体系,形成了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标准体系。其中,《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定义了业务要素,解决了数据是何语义的问题;《银行间市场业务数据交换协议》规定了数据格式规范,解决了数据怎么组织的问题;《银行间市场数据接口》则规定了系统间的接口规范,解决了数据怎么交互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支持应用系统以JR/T 0066标准系列为基础进行信息交互和业务流程运转,交易中心自主研发了兼容各类国际主流数据传输引擎的“银行间市场统一业务数据交换平台”,并不断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进行架构改造,以提高容量、传输效率和兼容性等方面的性能。该平台包括对外用户接入和对内数据交换两大核心数据交换中间件,并根据当前银行间市场成员成熟度不一致的特点,推出了协议全开放、协议半开放、协议全封闭等多种形式的开发接口库。

  目前,银行间市场标准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银行间市场的各个业务场景,涵盖了银行间外汇(黄金)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依托于交易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通过程序接入技术和数据传输格式实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其他金融标准的推广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截至2017年10月底,IMIX协议共有409个组件、230类消息和3389个域,覆盖了交易前、中、后大部分流程及通信技术层。

标准国际化的实践和深入

  1.IMIX协议的国际化

  我们坚持以中国银行间市场特征为主,参考国际通用的标准模型,稳步拓展IMIX协议业务市场范围,秉承“成熟一个市场,覆盖一个市场”的扩展理念,在实现中国银行间市场业务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国内外金融市场更大范围的协议标准设计与开发,有效覆盖境内外金融机构的业务市场领域。

  2017年初,ISO 20022(金融服务:金融业通用报文方案)语义模型工作组启动了多标准语义模型项目,通过定义统一的内容结构UNIFI,并开发各标准至UNIFI的转换接口,来实现当前各大金融服务业报文的互联互通。IMIX至UNIFI转换接口也已初步完成,通过UNIFI接口,IMIX与其他国际标准的交互效率有望得到质的提升。

  2.深入参与国际标准组织

  在金标委的协调下,交易中心自2011年起,先后安排10名专家加入ISO 20022注册管理组、外汇标准评估组、衍生品子标准评估组、技术支持组、语义模型工作组和ISO TC68金融科技技术咨询组等6个国际标准工作组,从参加电话会议、评审提案到在年会上发表演讲和在期刊上发表专题文章,活跃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加。2017年11月15~16日,交易中心承办ISO 20022秋季年会,共有31名专家代表26个国家和组织前来上海参会,进一步建立了与ISO组织的紧密联系。

  除了ISO组织外,交易中心还与FIX组织、SWIFT组织等有影响力的行业标准组织开展高层互访和工作交流,以开放的心态与国际上其他金融行业标准探讨标准融合与发展的课题。

  在国际金融标准制修订的舞台上,交易中心也逐步从旁观者转变为主导者。2016年2月,交易中心开发的ISO 20022外汇交易后确认和交易获取的报文正式注册发布,是国际标准组织首次发布中国金融领域的相关报文。2017年8月,交易中心和英国、新加坡共同提交题为“金融服务中基于Web服务的应用程序接口”的ISO新工作项目提案,若提案通过,交易中心将与英国和新加坡专家共同担任新成立工作组召集人。

银行间市场技术生态圈

  银行间市场技术生态圈包含监管机构、交易中心、其他银行间市场中介机构、会员机构、信息提供商、系统接入开发商等。交易中心一直以来致力于培育健康发展的银行间市场技术生态圈,以推动银行间市场生态圈的发展。

  2013年5月,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工作组在北京成立,负责银行间市场的标准研究、体系规划、国际合作、标准宣贯等工作;2016年7月,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工作组区块链技术研究组于上海成立,负责区块链研究、实施普及和相关标准制定。目前,工作组已包含22家成员单位,涵盖银行间市场中介机构、市场成员和科研院所。在工作组的平台上,成员单位在JR/T 0066标准系列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和拓展。2017年,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债券价格指标产品数据采集规范》和《债券价格指标产品描述规范》两项金融行业标准的立项;交易中心提出了《银行间市场外汇交易报告数据》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后处理数据》两项金融行业标准的立项,都将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市场标准体系。

  2014年7月,交易中心通过中国货币网向银行间市场发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系统接入开发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启动系统接入开发机构的认证和管理工作。截至2017年10月底,累计已有135名技术人员通过系统接入开发机构培训考核,32家机构与交易中心签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接入开发机构框架协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系统接入开发机构在银行间接口市场的份额超过80%。

“十三五”期间工作展望

  1.完善银行间市场标准体系,加大贯标力度

  为全面规划和指导银行间市场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工作质量和水平,交易中心将在“十三五”期间,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银行间市场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并重点研究新兴标准化及相关技术对国内银行间市场的影响。此项工作将依托大量文献、资料收集和市场基础调研,以银行间市场通用报文、接口标准化、报文处理标准化、信息系统直通式流程处理模型和数据传输引擎技术等为研究对象,并对国内重点金融机构需求、产业现状、国际主流金融标准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建立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体系上探索有效途径。

  持续开展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的管理和推广工作,强化数据元标准在数据治理过程中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促进银行间市场各参与方在业务要素理解和数据模型定义上的统一。探索制定面向金融大数据的数据标准化评估体系,带动行业数据管理朝着高质量、规范化、易集成方向发展。

  进一步加大银行间市场系列标准宣贯深度和广度,利用媒体、网络、会议等平台,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研讨和解读;充分发挥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工作组作用,推动银行间市场系列标准的有效实施。

  2.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标准化

  金融科技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金融服务的场景融合,金融科技有望重塑金融产业链。从应用角度,金融科技包含了对于金融信息、支付、投资、融资、咨询等领域和跨领域应用的一系列解决方案。我国的金融市场通常是技术驱动或者政策驱动的,很多业务模式仍在不断发展和固化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金融科技带来的先进解决方案,可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而不必经历过多的中间过程。

  此外,金融科技带来的技术创新也给整个金融行业产业链带来了很多变革的可能性。例如,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去信任化的特点,提升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跨境领域支付的时间成本,鼓励更多机构参与交易;而大数据、数据智能分析、智能投顾等技术,将为资产方和资金方提供更多、更及时的市场定价数据及产品信息;通过智能合约技术的应用,将使双方的交易脱离授信的环节,完全建立在代码上的并能自主执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执行效率。

  虽然国际上已积极行动,ISO组织也成立了金融科技咨询组,但我国金融科技的相关标准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在金融科技深度渗透各大金融机构内部系统的同时,我们需要建立统一的金融科技业务及技术标准,以提高系统间数据传输的效率,消除由于标准缺失可能造成的技术发展瓶颈。

  此外,金融新业态的兴起、金融业务复杂化、金融信息化和网络化都给传统监管模式带来挑战,而中国目前正处于从中央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期,宏观调控的市场基础尚未健全,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很不完善,驱动了监管科技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发展监管科技的最主要工作,是完善金融监管的“双支柱”:即微观功能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监管科技以技术为核心支撑进行金融监管模式创新,通过新技术与监管合规体系的深度融合,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提供设计优良、成效显著的监管科技解决方案,有效实现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平衡协调。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推动金融监管框架和相应技术标准的制定,从而支持监管科技的快速发展。

  3.完善标准生态圈

  目前,交易中心已初步建成金融科技生态圈并逐渐发展壮大,银行间市场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交易中心的系统接入开发机构管理已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系统接入开发机构成为了支撑银行间市场生态圈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促进技术发展、为银行间市场提供技术保障形成了实质性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完善标准生态圈,为银行间市场的中介机构和参与机构、科学院所及有志于投身银行间事业的科技企业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使技术标准能在中国金融市场得到应用,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通过非强制性的培训和认证服务帮助系统接入开发商提升质量,使他们获得正确使用标准的能力,而开发商的能力提升后,银行利用开发商开发的系统进行贯标的水平就会提升。这样,从银行间基础设施、到银行、再到为银行服务的IT公司的产业链形成了标准的载体,使标准不再是放在那里的“几页纸”,而是有服务支撑的体系。这个生态圈将是良性和可持续的,即开发商通过服务来支撑标准,并且通过服务来实现财务可持续性,这比通过强制认证或者通过行政手段贯标要强得多。

  4.参与国际标准融合

  国际上,各大金融业报文标准活跃在各自所专长的报文领域,包括ISO 20022、FIX、ISO 15022、IFX、FpML、XBRL、BIAN、ACTUS等。各标准组织和金融机构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多标准竞争共存的格局对于金融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局限性,并于2017年起采取了一系列实质性措施促进标准间的融合,如FIX全球技术委员会主席兼任ISO TC68主席、启动多标准语义模型项目等。

  如果以上措施有效,那么在“十三五”期间,长期存在的各大标准间的转换壁垒将被打破,标准间的连通性状况将极大改善,各大金融系统间的传输效率也将得到提高。这对于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将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并在这个国际标准融合的进程中,使IMIX标准跻身国际上广泛应用和高度认可的报文标准。

  5.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银行间市场标准建设离不开一支高水准的金融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加强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提高银行间市场标准专家队伍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培养既精通金融专业又熟悉标准化工作程序和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开设金融业标准化相关课程,校企联合建设金融业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