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监管科技视角下的监管前置探析

2017-10-09 18:47:37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 刘振海 济南分行马征 编辑:金融咨询网
为满足监管需求,监管科技逐渐进入管理者视野。所谓监管科技是指以科技为驱动力,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创新应用。

面对爆发的海量数据,快速的业务创新,准确监管和监管成本的矛盾逐渐加大。为满足监管需求,监管科技逐渐进入管理者视野。所谓监管科技是指以科技为驱动力,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创新应用。

无标题.jpg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 刘振海

何谓监管前置

        当前,全球不断变化的经济方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挑战金融治理框架,对监管履职的洞察力和精准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金融监管中,监管部门接收金融机构上传信息,分析处理相关数据,监管模式一般为事后监督,分析周期较长,管理工作滞后金融交易,已不适应快速高效的金融监管需要。

        本文提出监管前置概念,将监管规则内嵌至金融业务,交易发生即判断是否合规。监管规则不再集中于监管机构一点执行,而是植入各金融机构。金融交易发生,即在金融机构本地触发监管规则。实现金融交易同步化监管、监管规则分布化部署、监管指令自动化执行。

        监管前置转变了传统集中式架构,转向多节点并行运行、数据分布存储、动态负载均衡的分布式架构,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的监管需求,强化科技治理,建立更先进高效的管理运行体系,适应金融科技变革方向的新格局。

监管前置的四项设计原则

        为实现监管前置,我们综合考虑现有国情和技术架构,提出的一种新型监管技术框架,整体设计遵循“央行主导、稳步推进、分层定位、共同维护”四个基本原则。

        央行主导。人民银行利用标准化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借鉴并优化实践经验,制定监管前置的技术标准规范,以标准促发展,以规范保安全。在密钥体系建设中,掌控密钥的发放和管理,严守监管安全防线。

        稳步推进。监管前置分两步实施,第一阶段准同步监管,前置监管独立于现有金融交易体系,生产数据准实时上传监管体系,最小限度影响现有金融交易。第二阶段同步监管,监管规则嵌入现有金融交易体系,实现交易与监管同步开展,大幅缩短监管用时。

        分层定位。前置监管分为3层实现,网络通信层、数据构建层、监管应用层,其中物理网络层搭建安全有效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数据构建层实现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监管应用层制定具体的监管规则。

        共同维护。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拥有统一的交易全账本,共同维护数据。各参与方通过加密方式形成一个集体维护的分布式数据库,利用密钥控制各参与方的数据拥有权。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银行、支付机构、小额贷款、证券、保险公司等。

基本技术框架

        本文参考分布式架构、安全加密、P2P组网等技术特点,集中讨论准同步监管模式下的数据构建层,并提出基本的实现框架(见图1)。

tu1.jpg
图1 监管前置拓扑结构

        1.本地验证

        从金融业务产生的数据看,监管机构不需掌握所有信息,只需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备案,我们称符合监管需要的数据为监管敏感数据。所以,金融机构产生交易数据后,首先需要判断是否为监管敏感数据,如果是,则进入监管前置流程。在不影响生产前提下,十分钟内,本地触发监管规则,判断监管敏感数据是否合规,如疑似违规,标记可疑交易,如合规,标记正常交易。选取验证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加盖时间戳,先后通过金融机构私钥、监管机构公钥加密,加密数据向全网广播(见图2)。

图2.jpg
图2 监管前置本地验证流程图

        2.数据上传

        本文提出两层存储方式,降低广播数据量。监管敏感数据将分为关键数据和本地留存数据。关键数据包含身份证号、账号、金额、时间、交易类型等,加盖时间戳后上传广播;金融机构本地留存数据包含持卡人住址、交易支行、手机号码等信息。每条监管敏感数据形成一个哈希值,随关键数据一并上传,确保本地数据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随着未来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增强,逐步减少本地数据留存量,实现全监管敏感数据上传(见图3、图4)。

图3.jpg
图3 监管敏感数据组成结构

图4.jpg
图4 上传数据的基本内容

        3.监管规则

        监管机构采用语义学、共享数据方法论、数据点建模等技术将监管规则翻译成编程语言,形成标准化监管代码,并通过监管前置下发监管代码,保障监管目的与监管执行的一致性。金融机构仅有接收监管代码权限,无权进行修改和维护。金融业务产生交易数据后,利用监管代码进行自动过滤。如监管代码需调用他行数据,因金融机构掌握全账本,他行数据可实现本地静默查询,数据加密,可得到查询结果,但无法获取他行明文数据。判断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利用计算机语言实现自动监管。

        4.密钥管理

        人民银行是整套体系的管理机构,针对每家金融机构发放不同密钥证书,确保数据私密性。各金融机构自行保管私钥安全,向人民银行提交公钥。密钥使用加密传输,保障密钥安全。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各参与方缩短密钥使用生命周期,有效控制密钥泄露风险。

应用推广的步骤建议

        1.标准先行,规范推动

        标准是金融产品安全和监管质量的保证,也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根据监管前置需要,率先确定规范,建立金融从业机构通用的技术标准,引导产业群标准化发展,减少开发和运维成本,推进监管国际化,充分发挥标准先行的助推作用,引领监管科技发展方向,维持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2.建立沙箱,稳步推进

        采用沙箱监管模式,选取小范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设定沙箱运作时间。沙箱运作期间,技术、业务、法律相关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对于监管区块链开展定期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沙箱运作时间结束,决定中止、修改或推广监管前置模式。

        3.部门协作,穿透管理

        监管前置具有互联网金融特征,往往涉及或嵌套多项金融业务,建议监管机构打破职责分工,按照穿透式管理原则,基于业务模式和监管目标,制定通用的金融机构上传需求和简洁的监管规则,整合监管职能,综合业务实质、资金来源、中间环节和最终投向,全流程判断业务性质,实现穿透式金融监管。

        4.逐步过渡,同步监管

        准同步监管最小限度的改变现有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块链特点,实现了金融机构本地监管,但不能实时阻断非法交易。同步监管时效性强,适用于刚性监管规则,实现了监管的全自动化,但对现有支付体系改变较大。准同步监管是同步监管的基础和补充,也是必要的经验总结。建议逐步成功实现准同步监管后,逐步试点同步监管。

需继续讨论的问题

        在技术层面,监管前置仍面临3个主要问题。

        1.海量数据查询

        金融机构数量庞大,每家机构均需存储全交易数据。当交易量增大,数据量也会成几何倍增长,同时也会降低查询效率。准同步监管模式下,金融机构对查询时效的容忍度相对较大,但在同步监管模式下,很难满足时效要求。

        2.静默查询实现方式

        上传关键数据两层加密,金融机构私钥和监管机构公钥。金融机构启动同业交叉验证时,需要全解析本地跨行数据,达到数据可用但明文不可见效果。解密过程必然涉及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密钥。目前的加密机技术是否能满足使用密钥,但密钥不被获取,实现静默查询的工作要求,需要进一步探讨。

        3.网络流量冲击

        新型监管前置模式需要交易发生后,以P2P网络广播形式快速完成交易信息同步。目前金融机构间通信,采取的网络拓扑以星形结构为主,各金融机构相互间没有直接的对等网络,P2P广播模式将造成较大网络通信压力。

结语

        本文提出的一种新的监管模式,将监管政策内嵌金融机构业务系统,实现监管前置。监管前置不仅有助于国内的金融监管升级,为跨国金融监管也提供了可能。同时,监管前置不但适用于金融业,对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机构,公司企业的审计部门,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监管前置在实现中,存在海量数据查询、静默查询、网络流量冲击等3个问题,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参与解决和讨论。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