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大型银行盈利增速趋缓的原因及对策

2013-06-14 11:13:07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 李瑞红编辑: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低迷以及国内经济增长减速,使得银行业发展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大型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对大型银行盈利增速趋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我国大型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以来,各项业务得到长足发展,利润逐年增加。但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低迷以及国内经济增长减速,使得银行业发展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大型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银行业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9%,而2011年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7%,盈利增速放缓趋势明显。本文对大型银行盈利增速趋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大型银行盈利增速趋缓原因分析

        1.银行资产风险在未来集中暴露的可能性加大
        近年来,大型银行信贷资产急剧膨胀,银行业的风险管控能力难以及时跟上业务发展及规模扩张的速度;银行业不良额、不良率持续实现“双降”,现已低于1%,这既是历史最低点,也是国际银行业的领先水平。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加大,前几年巨额投资所形成的产能过剩等问题也在部分行业暴露出来,从而产生大量不良资产。根据历史经验,不良贷款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且与其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有较强的相关性。大型银行极低的不良率并非银行信贷配给水平以及风险控制能力的真实反映,而是多种历史、政策和市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中有些是不可持续的。不良贷款与信贷增长负相关,信贷扩张可以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推延不良贷款的确认时点,中长期贷款风险的释放存在时滞。因此,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当前大型银行良好的静态信贷风险控制指标难以反映其实际风险,而这些风险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年爆发。

        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银行贷款作为配套资金的超常规投放,导致不良贷款的发生概率微幅放大,不良贷款余额在2012年后明显增加,地方融资平台以及钢铁、水泥、光伏、新能源等产业的贷款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大型银行账面不良贷款率与实际信贷风险相比存在小幅低估现象,账面风险与实际风险偏差主要集中在关注类、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5%,这一增速与去年持平,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呈现趋缓态势。经济下行期,在信贷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大型银行的操作风险也将加大。一是在经济下行初期,客户高风险贷款需求较大,银行风险管理和信贷管理制度执行如有松懈,很容易产生不良贷款;二是在经济下行进入下一阶段,优质客户资源稀缺,银行为抢夺客户,有可能放松风险控制,同样会引发信贷风险;三是在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情况下,大型银行受到内部或外部压力,可能放松风险管理和信贷制度执行的力度。

        2.利率市场化趋势对大型银行利润持续增长提出挑战
        2012年6月初和7月初,我国两次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由于6月初的降息同时采取了差别化调整政策,有意收窄利差,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区间,且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10%,被公认为迈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步伐。从理论上讲,取消利率管制之后,各商业银行为了吸收资金,会采取提高或者上浮利率的做法,使得资金成本加大。同时,由于固定利率存款的占比逐渐下降,银行也会提高贷款利率的敏感性。

        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存贷利差缩窄和盈利能力下降,在此过程中,大型银行风险偏好将有所提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银行总资产中风险较大的贷款占比上升,有利于缓冲利率市场化造成的存贷利差下降对盈利造成的冲击,也有利于银行净息差保持平稳。第二,银行贷款中高收益、高风险贷款占比提高。银行为了追求资产业务的高收益,信贷大量投向风险较高的领域,因此,信贷风险将随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而提高,这对大型银行风险定价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3.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银行利润形成冲击
        银监会2013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是首要任务,严防信用违约风险、严控表外业务关联风险,要求大型银行按照“四有”要求规范业务操作。但是,由于监管部门对于“质价相符”等没有明确的认定标准,各商业银行难以把握监管检查的尺度,对部分业务特别是咨询类业务的收费难以定价,一些项目处于停滞观望状态,导致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受限。而社会上要求减免银行部分收费项目的呼声较高,一旦监管部门采取措施,也将进一步压缩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空间,影响银行利润。

二、应对大型银行盈利增速趋缓的建议

        1.创造有利于银行业发展的环境,提升银行资产质量
        第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贷款结构。在全球经济放缓期,发达国家为降低生产成本,会进一步加大价值链全球范围内的整合,不断加大对外围区域的技术转移强度,尤其是一些高技术领域的产业。大型银行应给予这类企业中长期的贷款支持,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创造自主知识品牌提供融资服务。第二,继续优化政策环境。明确政府在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企业属性,政府对于银行开展业务应当在特殊时期给予特殊的引导和支持。第三,不断完善法律环境,强化司法保护力度。相关部门应从金融业的发展规律及发展动态出发,以有利于金融业发展、有利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保障金融安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严厉打击侵吞、诈骗和损害银行资产等各种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第四,坚定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政府部门应带头守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诚信企业的支持,为经济下行期的平稳度过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