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农村金融变迁与改革建议

2013-07-18 14:19:12作者:潘功胜编辑:
农村金融的发展建议:首先,发展微型金融组织;其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再次,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生态环境以及关于农村金融监管体系;最后,建立农村金融发展基金。

农村金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其中有金融的问题,也有超越金融的问题。

  我曾在农村金融方面做过一些工作,所以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纵向角度看,农村金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农行为例,2008年我到农行任职时,农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不高;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家在思想认识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也探索出不少新方法。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农村金融跌到谷底,农村金融机构出现很多问题,包袱很重,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为负,不良贷款比例高达50%,一些大的金融机构从农村撤出。可以说,当时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融资功能基本丧失。

  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方面,从2003年开始,国家启动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历经十年,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能力大幅度增强,资本充足率水平、风险管理能力也有所提高。目前,全国2400个农村信用社及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例、资产质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作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中国农业银行经过改制上市、在内部设立三农事业部等各项改革,其支农能力也大大增强。近年来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如全国有村镇银行800多家,小贷公司650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8000多家。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使农村金融的服务组织体系更加多样化。

  在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方面,目前农村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农村企业到银行间市场发债达4000多亿。近年来,无论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支持也有很大改变。

  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方面,中央银行和商业机构也做了很大努力。截至去年底,涉农贷款大约18万亿人民币,过去五年年均增长24%,比全国贷款年均增长率高出大约5个百分点。这些数字表明,过去十年,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及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强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农村金融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还存在巨大差异。

  农村金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其中有金融的问题,也有超越金融的问题。首先,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对商业银行的传统融资方式而言,农民很难提供合格的抵押担保品,即便有抵押担保品,计量和确认抵押品的成本也非常高。而且一旦发生违约,这些抵押品也难以处置。在农村尤其在中西部农村地区,金融资源匮乏,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另外,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对于金融资源的争夺,对微型企业和农村金融产生很强的挤压效应。在中国目前的资源配置体系下,金融资源的配置不仅仅是银行做主,各级政府对于银行的金融资源配置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每年确定信贷计划时,总行分给各个省行时,省级政府关心的一些大项目,最容易优先获得信贷资源。再往下到地市级同样如此。以此类推,等到县级地区时,信贷资源已被瓜分殆尽。事实上,各地政府的安排干预了金融资源向农村及小微企业的配置。

农村金融的发展建议

  享受基本金融服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与平等权、政治权、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一样,公民享有存款、贷款、购买保险和证券投资等金融服务的基本权利。

  关于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

业务业务前瞻
农业科技创新亟需金融发力

国际经验表明,农业科技创新仅仅依靠财政投入还远远不够,需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金融机构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大力参与的多元

新闻行业观察
电子银行 “应用”为主

电子银行下乡存在“导与推”的厚此薄彼,重量轻质,成制约电子银行下乡的瓶颈,阻碍了电子银行在农村的普及、使用、推广,因此,

新闻地方金融
基层农村金融“四欠”现象改革实践

调查发现,辖内农村金融运行存在“四欠”现象,农村金融创新改革的发展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