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中资银行国际化的逻辑前提

2013-05-06 11:16:19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蔡宁伟编辑:
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有其固有的逻辑前提,这些前提是固化的、特定的和相对的。而其基础主要是需要作为渠道的国际化、作为介质的国际化和作为支持的国际化三大逻辑前提。

近一阶段,中国银行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2000年以来,国有银行纷纷开启上市历程,不少大中型商业银行也开始逐步走出去,启动了国际化的战略。上世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资银行屈指可数,而今则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向“集团优势”的转型。截至2012年6月,包括老牌的中国银行和率先“走出去”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北京银行等十余家中资银行都已计划或启动在各大洲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展开局部,设立分行、子行或代表处,其中又以香港、澳门、纽约、伦敦、新加坡、首尔、悉尼等核心都市为主,大有燎原之势。

        目前,中资银行“走出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不少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于依靠什么走(What)、何时走(When)、谁来走(Who)、为谁走(Whom)、哪里走(Where)、怎么走(How)这“5W1H”的六方面根本问题仍然存在一定分歧。一些学者和部分银行家各抒己见,从自身视角出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但对比其结论往往各有所长、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很难形成统一的思想和理念。笔者认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有其固有的逻辑前提,这些前提是固化的、特定的和相对的,即具有其特有的比较优势。只有充分把握了逻辑前提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明确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才能更好地指导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才能真正协调和解决“走出去”中“5W1H”的问题。依笔者的逻辑梳理,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基础主要需要作为渠道的国际化、作为介质的国际化和作为支持的国际化三大逻辑前提。

一、企业及其产品国际化是中资银行国际化的首要逻辑前提

        银行有其固有的盈利模式,有其盈利的基本土壤,这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根源。中资银行也不例外,不能成为无源之水,也不能长成无根之树。银行传统的业务主要来源于存贷款,目前还有种类繁多的中间业务和衍生产品等业务。因此,中资银行存贷款的客户,即公司和个人客户便是其国际化的首要逻辑前提。这一前提具体还可以细分,直至发掘其真正的首要逻辑前提,并主要表现为产品的普及性、企业的盈利性和文化的输出性。

        (一)产品的普及性
        就个人客户而言,其盈利空间相对公司客户较小。中资银行走出去后,除非拥有广泛和稳定的客户资源,否则难以实现盈利。相比之下,中资公司客户才是中资银行国际化真正的首要逻辑前提。中资企业走出去依靠的是其产品或服务的输出,只有其产品或服务打入国际市场,获得其他国家和地区客户的广泛认可,才能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环境下赢得市场先机,进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满意度。所以,产品或服务便是中资企业的“代言人”。

        (二)企业的盈利性
        既然产品或服务便是中资企业的“代言人”,那么肯定存在一些“代言人”可以达到而企业本身无法企及的区域。这些区域或者因为地理距离、或者源于经济壁垒、或者由于政治环境、或者因其文化因素等导致中资企业难以或无法进入。但是,中资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和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必然使其不能满足本土生产的现状。于是,中资企业逐步通过独资、合资、注资、并购等多种方式尝试在境外建立分支机构,有计划地打造成国际范围的生产渠道。

        (三)文化的输出性
        如果说产品、企业或者服务是可视的、物质的,那么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则是透明的、虚拟的。这些非物质的文化需要客户通过使用、体验和交流来感受、分析和总结。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文化的交流不只是企业和产品所蕴含的,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本身——中国人所蕴含的并沁入骨髓。除了企业和产品之外,中国的游客、留学生、驻外人员等也是文化的传播者。文化交流本身是双向的,从境外客户的体验而言,恰是文化的输出。

二、人民币国际化是中资银行国际化的重要逻辑前提

        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货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金银本位时期,这类贵金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约而同地被各国、各地选为支付中介,因此“金银天然是货币”。随着纸币作为国家信用的唯一体现和金银本位与纸币价值衡量的脱钩,各国发行的纸质法定货币开始通行全球,其中以美元为最,一度被尊为“美金”。事实上,纸币就其大小、材质等而言并没有太多的使用价值,作为价值尺度的交换价值才是其存在的根本意义。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