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银行IT与业务的融合趋势与建议

2015-08-28 14:23:37作者: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合伙人 薛梓源编辑:金融咨询网 徐仲雅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不断带来挑战,因而传统金融机构必须顺应金融市场化发展的大势,加速观念和思维上的变革,努力吸取互联网金融的优点,积极主动地开展产品和盈利模式的创新和转型。

在刚刚过去的羊年春节假期,根据公开的信息,微信、支付宝其收发红包约50亿次,这几乎就是两家互联网企业的狂欢。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银行,则为本次红包“狂欢节”贡献了数量可观的用户和活期存款,并在幕后默默的帮忙支付结算处理,整体上看是付出远远大于回报。

作者.jpg 

        其实,这并不是银行机构面临的新挑战。如果汇总近三年来中国银行业听到最多的词汇,相信“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第三方平台”等最吸引眼球的。由互联网企业主导和参与的第三方支付、网络金融产品营销、在线理财与财富管理、P to P贷款、在线保险、众筹、网络金融平台等业务蓬勃兴起,吸引了大量传统银行机构的用户、资金和业务等,对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德勤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传统商业银行需要转变观念和思维,借助于移动互联、社交媒体、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尽快融入、参与甚至是主导相关的生态体系。加速开展产品和盈利模式的创新和转型,以迎接快速变化的市场格局与挑战。

        德勤每年都会研究不断演进的行业趋势和新兴技术趋势,关注它们如何为转型中的金融机构所带来的突破性变化。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具有如下特点。

        高度重视客户体验,金融服务的获取更加便捷高效。平板电脑、手机的网络使用越来越便捷,其及时性和移动化的特点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用互联网金融服务。转账、证券交易、支付等金融功能的实现越来越快捷及时,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

        面向个人和小微企业客户,具有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的特点。互联网金融由于边际成本较低,风险分散,客户可以渗透至人数众多、金额较小但总量可观的小微群体。

        利用大数据进行征信和风险控制。通过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依托网络交易平台的支付和融资业务,能够收集和分析大量个人和中小微企业用户日常交易行为的数据,判断其业务范畴、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用户定位、资金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解决由于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真正了解其真实经营状况的难题。

        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和在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我们认为,国内的金融机构要想在“后数字时代”的大潮中的迎头赶上,需要从跳出常规的视角,从整个行业和生态出发,找准定位,在以客户为中心基础上,从以交易服务为基础的模式转变成为场景驱动模式,借助于战略、IT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加速开展产品和盈利模式的创新和转型,以迎接快速变化的市场格局与挑战。 

图片6.jpg

对传统金融机构转型的建议

        建议一:转换思路,主动融入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以前的金融环境,基本上是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以各银行为中心的“银行、清算机构、商户、客户”。而目前的金融环境,则是以多行业参与的非中心、去媒介的状态,除了电商机构外,很多传统行业借助于 不同的手段都纷纷进军金融行业提供金融或类金融服务,程度不同的参与到互联网生态环境中。

        目前,由互联网企业主导和参与的第三方支付、网络金融产品营销、在线理财与财富管理、P to P贷款、在线保险、网络金融平台等业务蓬勃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旧有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剧变,不断衍生出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传统的互联网巨头们进军金融服务领域的举措,百度、新浪、腾讯、网易、国美、苏宁、京东等均推出了自己的平台和各类金融产品。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纷采取行动加速互联网金融的布局,如建设银行推出“善融商务”,交通银行推出“交博汇”,农业银行成立“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实验室”,中国银行“中银易商”客户端在同业中率先推出“声波支付”,工商银行具备“支付 + 融资”功能的电商平台,招商银行也通过小企业融资平台“小企业e家”,推出P to P贷款业务平台。其他多家股份制银行及地方银行也在P to P领域跃跃欲试,传统银行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各家机构根据自身情况不同,其所选择的演进路径也会有很大差别。图1更加直观地说明银行如何以其自身的优势借助力互联网技术窦现金融创新。

        目前来看,很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尚在初期阶段,其用户体验与互联网企业相比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此,银行可考虑实现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实现相关交易、资金、信用等信息和数据的共享,是银行需要面对的另外一个替代方案。

        建议二:以大数据和客户洞察为基础,实现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今天,客户的行为特点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随着获取信息能力的提高,客户对银行服务、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的要求都不断提高。互联网平台具有便捷高效、个性化、用户基数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实现信息交换、资源整合、社交沟通和商品交易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和特点与金融服务的职能和特点结合,将弥补传统金融机构在了解客户行为、适应客户环境变化上所存在的不足,为其提供渠道、技术和服务上的创新方式(见图2所示)。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分析挖掘大量的内部和外部数据,以不断提升的客户体验和黏性保留原有客户,吸引新客户。

图片7.jpg

        运用大数据技术,传统金融能够实现对客户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的管理,打通供应链的所有环节,成为客户的财务全能管家,积极开展集群营销;银行能够通过嵌入互联网企业相关数据信息来完善自身的征信手段。通过搜索引擎、云计算等技术,传统金融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积极开展移动支付创新,形成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数字化智能银行的全方位服务渠道。一些金融机构将数字层面的数据与现有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里的传统数据相结合来建立一套全面的数字化智能系统,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与体验,在客户关系管理、精准营销、产品研发、防止客户流失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