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偿二代助力保险业转型升级

2017-05-24 16:56:53作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陈文辉编辑:金融咨询网
偿二代既是一种监管约束,更是一种理念引导,有效地推动了保险公司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行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内在竞争力。

2012 年以来,保监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国十条”要求,不断深化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历时三年研制出了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简称偿二代)。经过一年的过渡期试运行,保险业于2016 年正式实施偿二代。

作者编辑-1.jpg

        截至目前,偿二代运行良好,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稳定,行业防范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偿二代既是一种监管约束,更是一种理念引导,有效地推动了保险公司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行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内在竞争力。
 
夯实保险姓“保”,全面优化业务结构

        近年来,保险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但在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部分保险公司业务结构呈现出短期化、理财化、高成本化的特点,与保险业长期稳健发展理念不符,不利于保险业发挥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在此背景下,偿二代立足保险姓“保”,引导行业转变发展理念,推动行业逐步由规模导向转为风险和价值导向,由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发展。
从制度设计看,偿二代以风险为导向,资本要求与风险挂钩,不同的保险产品和业务由于风险不同,其资本要求也有所差异。偿二代采用会计报表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计量原则,保单的未来利润可以计入实际资本。因此,产品品质高、业务结构好的公司在偿二代下偿付能力改善明显,反之,产品品质低、业务结构差的公司偿付能力压力增大。产品结构优化成为保险公司资本增长的主要来源,内生性增长对偿付能力的贡献大幅提升,有利于推动行业加快优化业务结构,转型升级。 

        从实施效果看,一是业务结构不同的公司的偿付能力在偿二代下分化明显。比如,传统保障型保险产品内涵价值高,未来利润较多,对偿付能力改善作用明显。偿二代过渡期内,我们将寿险公司分成传统险占比高的公司和传统险占比低的公司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前者的平均偿付能力充足率由偿一代的245% 提升至偿二代的311%,而后者由于业务结构较差,其平均偿付能力充足率由偿一代的197% 降至偿二代的180%。

        二是业务结构好的公司偿付能力改善效果明显。偿二代实施后,有些保险公司虽然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但由于产品质量高、业务结构好,在没有股东增资和发行次级债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偿付能力充足率能够维持稳定,甚至逐步提高,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随着偿二代实施的逐步深入,保险公司越来越重视改善业务结构,寿险行业新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新单期缴业务和长期期缴业务增长较快。2016 年前三个季度,行业新单期缴保费3337 亿元,同比增长达73.6% ;长期期缴业务(10 年期及以上新单期缴保费)累计1941 亿元,同比增长54.4%,均高于行业保费51.5% 的平均增速。
 
科学计量投资风险,深入优化资产配置

        与偿一代相比,偿二代对资产端的风险覆盖更加全面,风险分类更加细化,且风险越高的资产对资本的占用越多。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将显著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改善投资策略,优化资产配置。
 
        一是更加关注资产结构和质量。偿二代下,风险较大的权益类资产的资本要求相对较高,而固定收益类资产的资本要求相对较低,比如,创业板股票的最低资本因子为48%,而金融债的最低资本因子普遍在5% 以下。因此,风险较高的激进型投资将大幅提升公司资本要求,而结构合理的稳健型投资有助于改善公司偿付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逐步将偿二代相关风险指标嵌入到资产配置和资金运用过程中,运用资本约束来引导公司理性投资,提升对资产端的管控和引导,实现资产配置的优化,行业资产配置日趋稳健。目前行业投资资产中,银行存款占比18.8%,债券占比33.5%,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13.5%,长期股权投资占比8.2%,信托、基础设施投资等占比26% ;存款主要集中在大中型银行,债券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及AA 级以上企业债,基础设施等产品基本都有银行和大型国企担保,蓝筹股投资占股票投资的61%,整个行业的投资资产结构比较合理,资产质量相对较高。
 
        二是更加重视改进资金运用管理机制。偿一代下,保险公司大多只关注资金运用的绝对收益,而忽视了收益背后公司所承担的风险和资本成本。偿二代下,公司需统筹考虑收益、资本、风险的平衡,结合自身偿付能力水平、收益需求、风险偏好、技术力量等因素合理确定资产配置。目前,保险公司逐步改进管理机制,将收益和资本、风险匹配的考核机制内化到公司的日常管理机制中,从原来考核收益绝对值转为考核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和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收益,有利于引导公司稳健投资,建立良性的投资文化。
 
        三是更加重视资产配置的动态优化调整。与偿一代相比,偿二代下影响偿付能力的因素大幅增多,任何资产的风险变动都可能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因此,随着对偿二代理解的逐步加深,保险公司越来越关注与资金运用密切相关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实时监测资产端风险变动情况,定期评估资金运用对偿付能力的影响,并开展相关压力测试。通过这些手段来更及时的识别风险变化,调整优化资产配置,在确保资产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收益率和流动性的平衡。
 
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防范利差损风险

        资产负债不匹配导致的利率风险是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指市场利率波动时,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可能会产生不同步、不同幅度的波动,从而使得净资产遭受损失。我国保险业长期面临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风险。一直以来存在的“长钱短用”和近两年出现的“短钱长用”矛盾相互交织,近期的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则更加剧了资产负债错配的风险。偿二代数据显示,目前利率风险占到我国寿险公司风险的90%。偿一代对资产风险采用认可比例的方法,更多的考虑了信用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对资产负债不匹配风险没有进行清晰的考量,无法引导行业去关注和管理利率风险。偿二代对产险公司、寿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面临的利率风险分别进行了精细的刻画,设定资本要求,从而推动保险公司越来越重视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在管理机制和工具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首先,资产负债紧密互动的管理机制日益完善。随着偿二代的实施,行业逐步提高了资产负债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有些保险公司开始强化资产端和负债端的互动沟通,产品开发部门在设计产品阶段逐步加强与投资部门的互动沟通,并以投资端信息作为定价的重要依据,充分考虑对偿付能力的影响,形成了良好的资产负债互动,避免了之前资产和负债两端脱离,各自为政的情况。

        同时,资产负债管理工具的运用日益丰富。偿二代为精细化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在负债端,公司可以通过保单数据、现金流分析、与资产模型联动等方式改善管理;在资产端,则可通过经济情景、随机模型等工具加强分析,并结合公司风险偏好体系等进行精细化管理。 

聚焦全面风险管理,提高行业竞争力

        保险业是管理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薄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业务发展、轻风险管理”的倾向。偿二代作为一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可监管的和难以监管的风险,可资本化的和难以资本化的风险全部纳入监管视野,为保险公司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框架和指引。尤其是第二支柱中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要求与评估(SARMRA),是针对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特征而创立的监管机制。与欧盟偿付能力II 的“风险管理和偿付能力自评估(ORSA)”不同,SARMRA 创新性地建立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与资本要求相挂钩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风险管理能力强的公司最低资本将降低,最多可减少10% 的最低资本;风险管理能力差的公司最低资本将提高,最多可增加40% 的最低资本,保险公司由此产生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强烈内在动力。
 
        经过偿二代过渡期的试评估和今年的SARMRA 全面评估,行业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一是风险管理意识大幅提高。绝大多保险公司健全了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设置了风险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并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管理职责。同时,保险公司还将SARMRA评估结果嵌入内部考核体系,与公司考核指标挂钩,督促管理层重视风险管理工作。

        二是风险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多数公司建立并完善了风险偏好体系,明确了风险偏好、容忍度和限额,并将其嵌入公司的战略和经营管理中;在风险管理工具方面,强化了全面预算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压力测试等传统工具的运用,并完善了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制度;部分公司开始探索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三是风险管理人员队伍逐步形成。在SARMRA 的推动下,保险公司积极引入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培养了一批人才队伍,夯实了风险管理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两年的监管评估工作,监管机构也锻炼出了一批专业素质较强的风险管理评估人才,与行业形成良好互动,共同促进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
 
        偿二代虽已扬帆起航,但仍任重道远。毋庸置疑,在偿二代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部分资本要求还需细化和完善,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能力仍待提高,等等,这些既需要监管部门根据市场发展不断调整完善偿二代,也需要行业更深入地理解和贯彻偿二代监管理念,从而为行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维护保险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