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普惠金融的基本宗旨、目标、原则和手段

2019-12-26 11:11:01作者: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 贝多广编辑:金融咨询网
现阶段,三大技术的发展是和普惠金融发展直接相关的:一是人工智能实现了巨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二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巨大的数据传输能力;三是移动终端即智能手机实现了巨大的数据接收和反馈能力。这三大技术使得普惠金融焕然一新,呈现出数字化普惠金融的趋势。

众所周知,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从大型国有银行启动普惠金融战略到中小型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再到农信社、农商行乃至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纷纷投身于普惠金融事业的热潮。在中国,普惠金融大约经历了十年的发展,而真正被大多数人认识、了解甚至参与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情。

图片1.jpg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 贝多广

  坦率地讲,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也应注意到行业内外对普惠金融的诸多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我走访过许多地方,发现大家对普惠金融有很多误解,以至于在做法上存在诸多问题。甚至于很多省领导因为认识的偏差,制定的决策直接影响了全省普惠金融工作推进的方向。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这些似是而非的事情讲清楚。

  当务之急,我们需要厘清一个基本框架,比如什么是真正的普惠金融、怎样推动普惠金融、哪些是真的而哪些是假的普惠金融、普惠金融要实现一个怎样的目标、如何实现。针对这些问题,如能在理论层面有一个清晰的基本框架,将会对普惠金融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

  普惠金融的基本框架应当包含四大要素:一是普惠金融到底是什么,普惠金融的宗旨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普惠金融就是要服务于中小微弱。二是普惠金融的目标是什么?普惠金融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把现有的金融体系发展得更加具有包容性,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第三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即普惠金融发展的原则是什么?非常明确,应当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这一原则。四是关于实现普惠金融的手段即如何实现普惠金融?从国内外发展经验看,我们应当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以下将分别围绕这四点详细展开。

普惠金融的宗旨

  普惠金融到底是什么?大家的认识存在诸多差别。相当数量的人认为普惠金融就是普及加优惠,向大众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就是普惠金融。坦率地说,普惠金融没有优惠的意思,只有普及的意思。如果硬要从中文字面意思上说,也应当是普遍地惠及。普惠金融是从英文inclusivefinance一词翻译过来的,更准确地说应当是包容。什么是包容?就是传统的金融体系把一部分企业和个人排斥在外,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或有效的金融服务。而现在我们提倡把他们也纳入进来,为他们提供服务,这就叫普惠金融。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要包容谁?在中国就是中小微弱即中小微企业以及在金融服务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

  我们试着从几个例子分析普惠金融的宗旨。有人说刷信用卡几百元钱,发生了小额借贷就是普惠金融。实际上,个人能够拥有信用卡,说明银行已经为其提供了很好的金融服务,这不是普惠金融。有人说小型初创企业要融资几百万,申请贷款金额太大就不是普惠金融。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小型初创企业通常会被传统金融机构拒之门外;如果一家机构能够为其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那就是普惠金融。还有人会问某些平台以做普惠金融的名义挂着理财产品,这是不是普惠金融?实际调查发现,此类平台的绝大部分理财客户实际上是不满意银行现有回报,把银行账户的钱转移去享受市场上更高的收益,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金融脱媒,原则上也不是普惠金融。总而言之,那些被传统金融体系忽略的、或者服务不够的中小微企业加上弱势人群才是普惠金融服务的宗旨。所以,普惠金融实际上是包容性金融。

  另外,还需要特别强调普惠金融的范畴。国内我们经常提到小微金融、小微企业,实际上这是中国自己创造的一个概念,更多强调的不是微,而是小。国际上使用Mi-crofinance微型金融,是普惠金融的前身,指的是服务小规模企业。在中国我们特别会看到,即便是一些中型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未被传统金融覆盖,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也都应是普惠金融的范畴。在中国还要强调一类就是双创企业。普惠金融不应仅局限在信贷领域,实际上全方位的金融体系都应当体现其包容性。资本市场需要更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这些都是有助于小微企业发展成长的金融服务,都是普惠金融的范畴。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在中国,消费金融也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有人认为消费金融仅仅是打着旗号而已,不是真正的普惠金融。我们要看到,中国国民经济正在由投资驱动型向投资和消费双驱动的模式发展。这个转变过程实际上反映了传统经济中相当一部分的消费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消费潜力不在高收入人群,而在于中低收入人群,此类人群因收入相对低,往往消费能力较弱。但全球经验告诉我们,加速收入提升并非释放消费能力的唯一途径,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金融手段,这就是金融的奇妙之处。当中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金融产品而提升消费能力的时候,这对整个国民经济会带来巨大的益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推动了消费金融也就是推动了国家的普惠金融发展。当然除了信贷、资本市场,租赁、理财、保险等都是未来普惠金融要发展的领域。

普惠金融的目标

  普惠金融的目标,简言之就是要融入现有的金融体系,这是和中国40年的金融体系演变有逻辑关系的。我本人于1978年开始学金融,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历程。大家或许还有印象,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银行本质上就是国家财政的出纳。当时我们甚至还在讨论到底应当施行“大财政、小银行”还是“大银行、小财政”的政策。这个问题在改革的前20年已经得到解决,中国成立了中央银行,原有专业银行改制为商业银行,从而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银行体系。与此同时,中国也建立和完善了资本市场。这些都是中国金融发展的脉络。我们也应当看到,虽然金融体系已经建立并逐渐完善,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个体系还是忽略了相当一部分人群和企业,而这也恰恰是普惠金融的任务之所在。

  在我看来,中国金融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即普惠金融发展阶段。所有金融机构都要制定普惠金融战略以覆盖更多的客户、人群和企业。包容性金融体系包括了持牌机构,但也不要忽略相当一部分非持牌金融企业。在过去几年内,这场普惠金融的大势相当程度上是由非持牌企业发起,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应当排斥他们。持牌与否是监管机构思考的问题,但这些企业所做的事情是普惠金融的事情,所以应当将其纳入到整个体系中来,形成一个有效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

普惠金融的原则

  普惠金融的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这在国务院2016年1月颁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来,我认为这是规划中的最大亮点。政府引导的重点是建立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例如财务制度、征信制度、评级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普惠金融发展的法规制度。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就像汽车没有高速公路。

  市场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能力建设问题。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从需求方来看,有很多农民认为他们不需要钱,害怕金融。而从服务供应商来看,很多金融机构想做普惠金融,却不知道用哪些产品去打动客户。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金融能力问题。甚至我们还发现政府监管者也同样面临金融能力的挑战。众所周知,普惠金融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但普惠金融绝不应仅仅停留在理念上,是要接地气的,其中很多工作要由政府基层干部实施完成。我和县级金融办的领导干部多次交流后发现,他们大多数非金融科班出身,对金融缺乏足够了解,更何况是普惠金融。大部分干部认为普惠金融就是政府下拨资金做担保、贴息。这就成了政府做,而不是市场主导。这是普惠金融发展到现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广西田东县的做法或许可以作为参考。广西田东县政府投入了7000万元打造了信息共享平台,把所辖小微企业、农户的信息全部展示在平台上。而农信社、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分享这些信息,从而进村进乡为有需求的个人或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提升金融能力的典范。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所有参与者包括政府、行业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都面临巨大挑战,都存在能力建设问题。

实现普惠金融的手段

  提及普惠金融,大家都知道穆罕穆德·尤努斯这位普惠金融的先驱者。他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信贷员入户方式,经过40年努力培育了900万客户。传统模式下,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难以调和,鱼翅和熊掌无法兼得。在中国,伴随互联网及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短短3年时间就服务了3000万客户。这样的效率使我们有理由对普惠金融的前景充满期待。也就是说,未来发展主要依靠数字化普惠金融。

  现阶段,三大技术的发展是和普惠金融发展直接相关的:一是人工智能实现了巨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二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巨大的数据传输能力;三是移动终端即智能手机实现了巨大的数据接收和反馈能力。这三大技术使得普惠金融焕然一新,呈现出数字化普惠金融的趋势。2016年G20杭州峰会就提出《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以推进全球数字化普惠金融。目前,全世界尚有17亿人口没有享受到金融服务。而通过数字化普惠金融,我们可以预见未来3~5年内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普惠金融发展最大的痛点就是“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的研究主题就是攻坚最后一公里,现在看来这一难题主要还是通过数字化方式来推动解决。逻辑上,我们认为金融服务商通过网络运营商技术支持,经由代理商最终到达终端用户,这是一个大致的路径。其中,最大难点是中间的代理商和聚合器这个概念,这是我们全球普惠金融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年研究的重点课题。终端用户通常有众多APP可以使用,到底使用哪个服务是最适合的、无欺诈而且友善的,这需要有一个中间机构帮助用户解决。总的来说,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前景下,我们相信未来鱼翅和熊掌可以兼得,未来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和谐并存。

图片2.jpg
◆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前景下,相信未来鱼翅和熊掌可以兼得,未来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和谐并存。

  普惠金融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金融这个事业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效益。现阶段,中国社会呈现金字塔形态,底层存在着数量巨大的低收入人群,贫富差距较大,这样的结构不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通过普惠金融发展,社会形态将逐渐完善转变成橄榄型,也就是说中等收入人群将成为主导。相信我们的社会到那时一定会是一个美好的社会。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