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2016-12-28 17:16:58作者:国家开发银行信息科技局 张倩 郭雪岩 高宇编辑:金融咨询网
国开行新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参考国内外档案管理及系统建设先进经验,结合行内实际情况,技术上利用分布式企业内容管理ECM存储架构,通过在各分行部署总行集中的异步式ECM存储服务模式,提高分行用户的系统访问效率。

国开行新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参考国内外档案管理及系统建设先进经验,结合行内实际情况,技术上利用分布式企业内容管理ECM存储架构,通过在各分行部署总行集中的异步式ECM存储服务模式,提高分行用户的系统访问效率。业务上对档案工作进行了归、存、管、用全方位的梳理和设计,实现了档案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同时基于档案门类动态定制思想,进行档案门类的动态调整配置及扩展,满足未来档案业务增长的需求。系统上线后易用性和安全性得到极大改善,用户反映较好,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档案管理现状及发展

  档案领域的技术创新目前已成为国际档案界的发展主流,云存储、大数据和动态归档技术驱使更多国家建设数字档案馆和特色档案馆。但我国档案发展较落后,档案管理体系尚不健全、档案管理内容贫乏单一、长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我国档案信息化尚处起步阶段。

  目前我国政策性、国有和股份制银行都建设了综合档案管理系统,采用的是大集中式的管理模式。某些银行单独建设了信贷档案、会计档案。工商银行多年前建立了档案中心,并且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建设了档案管理系统,是目前银行业档案管理最为先进和成熟的银行。

  国开行从2006年底启动综合档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旧系统)的建设,2008年初全行投产使用。但随着业务的发展,旧系统的不足日益显现,迫切需要建设一个符合开行特色并具有银行业特点,与国际接轨全面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的全新档案管理系统。

国开行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模式分析

  档案管理新系统建设主要评估三种建设模式:CS模式、大集中模式、分布式部署模式。

  CS模式是在局域网环境下,通常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方式。主要优点是投资少、见效快,适用于建设单位的使用者都在一个建筑物或者几个相邻的建筑物内,或者档案保密程度较高,甚至档案目录都不能公开的单位。其缺点显而易见:由于每个使用者都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使得维护工作繁琐;同时在广域网环境下使用,效率会急速下降。

  大集中模式是将档案系统的检索目录和电子档案都集中在总行部署,分行通过网络访问总行档案管理服务。其优点是实现了档案集中管理,易于安装、部署、维护、升级,易于IT管理,便于调整和维护。缺点是分行和总行之间的网络带宽仅有2M,且日常工作时段网络繁忙,分行用户对大文件进行上传和下载时效率低,文件处理时间长。因此文件访问通过总行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导致系统压力过大,影响系统事务处理能力。

  分布式部署模式是在总行部署档案管理ECM主服务,ECM主服务对存储的所有非结构化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各分行架设档案分布式服务器,部署档案管理ECM缓存服务。ECM缓存服务与ECM主服务通信,通过缓存服务将上传或下载的文件缓存到分行分布式服务器,以提高再次访问的效率。其优点:在不改变国开行现有网络环境前提下,提高大文件传输效率,提高网络利用率。其缺点:数据同步、更新占用网络资源,分布式服务器IT投资较高,系统升级、维护、故障诊治工作较复杂。

国开行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

  1.分布式ECM存储架构。ECM平台由平台文件接口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文件管理系统组成,对集成业务系统提供文件上传、下载、更新、删除等操作,实现非结构化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如图所示)。ECM分布式应用负责接收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发送的文件处理请求,实现对文件的上传、修改、删除、传输等操作,并将文件信息保存到内容管理平台数据库。系统为B/S结构的Web应用,但不提供页面组件,业务处理层采用Servlet+jav—aBean的技术实现,数据访问层采用JDBC的方式。总行与分行底层文件传输分为两种方式。

图片1.jpg
图 国开行档案管理系统整体架构

  一是普通文件使用HTTP、WebService技术进行交互,实现分行与总行文件对象库之间的文件传输。二是大文件提供专门的文件传输通道,采用多线程、数据分包、断点续传的技术,实现分行大文件上传至总行大文件缓存区域,大文件归档至总行文件对象库。

  2.分布式ECM存储数据架构。综合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调用ECM平台文件接口服务,实现从ECM平台下载文件数据、本地文件数据上传至ECM平台。通过ESB平台实现EII用户机构数据报文接收,该数据主要用于文件管理系统用户机构信息管理功能。通过与全行统一AD服务集成,用于文件管理系统用户登录认证、FileNet CE内容引擎产品安全认证等。通过与全文件检索平台集成实现平台文件数据全文检索,查询平台文件信息视图,定时调用平台FileNet CE文件下载服务接口,将文件数据下载至本地进行全文件检索处理。通过与全行统一数据库服务平台集成,实现平台结构化数据统一集中管理及存储。

  3.档案文件的生命周期管理设计。档案文件的生命周期有收集归档、保管、利用、销毁四个阶段,系统通过多库结构的设计,实现档案文件生命周期管理。

  4.系统技术实现架构。基于开行统一软件架构,进行多层设计,包括用户交互层、展现层、业务应用层、平台支撑层、数据存储层5层。

  数据流转方式由底层数据LDAP、文件系统、DB作为支撑,通过档案系统中的数据持久层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统一用户管理进行单点登录,在展现层以灵活、多样、人性化界面展现给用户。

  借鉴参考国家档案局2014年公布的《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中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在全面梳理国开行档案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档案业务功能组件化设计和封装。

  设计上考虑以自动、智能、简单、灵活、方便的操作手段,减轻档案人员的工作量。如系统提供自动排序、组卷、编号、装盒等功能,可自动根据卷内文件生成案卷信息或根据案卷自动生成文件信息;到期密级档案自动解密;支持批量修改、实现对归档自动校验、对文件顺序的调整并同步修改档号;提供待办短信提醒等功能;复杂页面提供页面操作提示功能。

  落地业务新增79项需求,利用档案门类动态定制思想,进行档案门类动态调整配置及扩展,满足未来档案业务增长需求。

  5.系统接口。档案系统通过国开行数据管理平台ODS,实现与OA、全流程信贷、后督、财务共享、采购管理等业务系统集成,实现业务数据实时在线归档和查询利用,档案系统与业务系统接口基于统一规范设计,方便未来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需要。基于国开行IT统一规划,系统利用USE框架实现与行内BPM、ECM、ESB、EII、AD、EP、短彩信接口等基础平台充分集成。

  6.系统网络部署。ECM平台管理中心和文件管理系统部署在总行服务器所在盘阵上。ECM平台文件接口服务在总行和各分行分别部署。开行总行用户通过总行局域网访问系统,各分行用户通过广域网接入到分行局域网中访问系统,夜间进行总分行数据的同步。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